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鼠患指數未能反映實際危害

2018-09-29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消息指全球首名確診感染大鼠HEV的患者居於黃大仙彩雲h。然而,食環署於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在該區錄得的鼠患指數均只得1%,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認為指數未必能全面反映區內鼠患情況,提醒市民切勿低估鼠患問題。食環署表示,一向關注鼠患情況,會繼續針對性地加強鼠患地點的防鼠及滅鼠工作。

今年上半年指數較去年改善

食環署自2000年起在選定範圍放置鼠餌,統計鼠餌被老鼠咬囓的百分比,作為鼠患參考指數。據該署資料顯示,香港今年上半年的整體鼠患指數為2.8%,較去年全年的3.5%略有改善,而患者所住的黃大仙區則維持在1%。

袁國勇表示,鼠患指數雖顯示黃大仙區的鼠患問題不嚴重,但認為指數未必能反映實際情況,因為指數低可能只反映鼠餌放置位置沒有老鼠,形容今次事件為一個警號,「1997年最初有一名小朋友死於H5N1,很多專家認為只是意外,不會有事,最終造成18人染病、6人死亡。」他強調,市民不能對事件掉以輕心。

專家責食署鼠藥效力不足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本港鼠患問題於2003年沙士爆發後一度有所改善,但認為情況近年有所鬆懈,部分食肆因為地方所限而將食物放置於公共地方,有食肆更會棄置未包好垃圾,引致鼠患問題。他批評政府的防鼠措施只是「交行貨」,出現老鼠藥擺放位置不當、藥力不足等問題,認為有關工作的技術與監管有改善空間。

食環署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表示,該署於去年全年及今年首8個月分別接獲263宗及148宗有關黃大仙區鼠患投訴,強調該署一向十分關注鼠患情況,平日有進行潔淨街道、毒殺和誘捕老鼠及堵塞鼠洞等防治鼠患工作,並會將鼠患參考指數調查所得資料交予相關人士及機構,以便採取適當的防治鼠患工作。

發言人並表示,已就今次事件向彩雲(一)h屋h辦事處提供防治鼠患建議,包括在有需要時放置毒餌、捕鼠器及毀滅鼠洞等,強調該署會繼續留意事件發展及採取適當行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