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填海理據足 誤解難立足

2018-10-16
■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在政府總部出席2018年施政報告記者會時手持東大嶼山填海構想圖。 資料圖片■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在政府總部出席2018年施政報告記者會時手持東大嶼山填海構想圖。 資料圖片

針對香港土地供應不足以應付建屋需求,令輪候公屋年期愈來愈長的問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新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長遠發展規劃,同時提出增建過渡性房屋及透過改裝工廈設臨時單位的短中期措施,以解燃眉之急。然而,一份涵蓋短中長期房屋規劃的施政報告,卻有部分市民及個別媒體只集中放大及批評填海工程,更有報章形容是「倒錢落海」,更加深市民對相關計劃的誤解。香港文匯報找出「倒錢落海」、「1萬億元填海」、「耗盡儲備」及「並非為了下一代虓Q」等至少七大誤解之處,逐點釋疑,期望讓各界看清事實,勿以偏概全,以至被誤導。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立、文森

1、賺凸千億 絕非倒錢落海

誤解:「明日大嶼」倒錢落海,掏盡庫房儲備,「為背後財團做政治任務」。

正解:1,700 公頃× 0.5(建屋用地比例)× 0.3(私樓用地比例)×100,000方呎/公頃× 6(地積比率)× $4,000元/方呎(賣地價) = $6,120億元(賣地收入)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昨日表示,人工島面積約1,700公頃,扣除交通基建配套及社區設施等用地,約50%用以建屋,當中30%為私樓用地,1公頃等於10萬方呎。

未計經濟效益和就業機會

保守估計地積比率為6倍的話,樓面面積多達1.53億方呎,如每方呎賣4,000元,庫房可獲6,120億元,「扣除填海費用仲賺凸鷞L千億元!」他補充,該數字仍未計算興建人工島可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香港國際機場坐落於此,是香港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門。待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香港與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交通將更為便捷,大嶼山會成為通往世界和連接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雙門戶」。

在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有助滿足長遠的房屋、經濟及就業需要,配合香港整體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不但能運用新增的土地儲備,將現時市區的稠密人口分散,有利落實舊區重建,改善居住環境,達至更均衡的全港空間發展佈局。

2、每年基建數百億毋須動用儲備

誤解:「明日大嶼」將掏盡庫房儲備?

正解: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日前在施政報告簡介會解釋,以目前每方呎填海成本1,300元至1,500元計算,以交椅洲填海1,000公頃為例,成本約為1,000多億元。目前政府用於公共建設的開支,每年約涉及1,000億元,以「明日大嶼」項目發展期約15年至20年攤分,平均每年只是數百億元,是合理付出,政府有能力應付。

根據資料顯示,過往10年中,政府在基建的投資由每年200多億元,升至現時的800多億元;在2018/2019年度,政府總開支預計為5,579億元,其中約856億港元(15.34%)投放予基建工程。政府預計未來5年,本港每年的整體建造工程量會維持在2,500億元至3,000億元的高水平。

發展過程有賣地收入

事實上,政府在過去30年間經常錄得巨額財政盈餘,鮮有財赤,上年度盈餘就有1,380億元,2016/17年度盈餘有928億元,2015/16及2014/15年度則分別有305億元和728億元盈餘,可見掏盡庫房儲備之說難站得住腳。同時,政府每年都有收入,不可能一下子「耗盡」。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接受電台訪問時進一步指出,在發展東大嶼時政府也會有收入,包括出售私樓用地,及鐵路上蓋的發展,而津助房屋出售後亦可收回一部分成本,而發債也是其中一個可以考慮用來籌措資金的方法。

3、拓地建屋正是為了下一代

誤解:「明日大嶼」願景「完全唔覺得有為下一代虓Q」。

正解: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出,土地及房屋問題長期困擾香港,有需要找一個解決的方案,而「明日大嶼」願景有方向、有時間表,讓大規模拓地不再是空中樓閣。當然,計劃實施還要經過很多階段,最後還要獲得立法會審議批准,有不斷優化的空間。

她強調,香港需要大量的房屋滿足市民居住需要,需要充足的休憩空間。現在安老院長者只有平均6.5平方米生活空間,有議員提出應增至10平方米,這一點都不過分,還有其他項目需要發展,但沒有土地,一切都成空談。填海建房,七成為公營房屋,同時會興建公園、學校、商業區,都是滿足市民需要。如果不開展「明日大嶼」計劃,就會愧對下一代。

4、活化工廈變臨房「救近火」

誤解:有市民認為,本港土地及房屋供應不足問題已迫在眉睫,急需解決,惟填海計劃需時數十載,耗時太長,遠水根本不能救近火。

正解:施政報告中其實提出了多項新措施來增加房屋供應,並非單單只靠填海,包括提出重啟工廈活化計劃,並容許活化工廈可提供過渡性房屋,以低於市值租金租給基層市民。

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業主可獲免補地價,但需以低於市值租金,租予正輪候公屋或有迫切住屋需要人士,可自行管理或交由非牟利團體管理,政府會向業主批出為期5年的臨時准許證。

政府消息人士指,根據業界說法,改裝一幢工廈需時2年至3年,為協助居於惡劣環境人士,政府在地政及規劃方面會有所放寬,包括不會要求單位設有廚房等。

推動公私合營拓農地

施政報告同時提出推動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以滿足短中期公私營房屋需求。發展商可透過計劃增加地積比率建屋,涉及的新增樓面面積,不少於六至七成須用作興建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的公營房屋,餘下私人住宅則須補足市值十足地價。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根據一些公開資料及粗略估計,私人發展商共擁有不少於1,000公頃新界農地,但過去5年,只有7宗新界土地的私人屋宇發展改劃申請獲批,總面積約18公頃,反映土地未盡其用。為釋放及更好利用不在政府發展規劃的私人土地,建議推出此計劃,增加公私營住宅供應,希望可在明年上半年推出。

5、540公頃棕地發展未放棄

誤解:不少市民以為政府只提出大規模填海,其他土地供應方案如發展棕地等都「唔敢郁」。

正解: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表明,發展棕地從來是土地供應中的重要一環,且新界棕地是被破壞了的綠化地或農地,用來發展房屋理所當然。

她表示,正規劃及推展的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及元朗南等新發展區,涵蓋合共約340公頃棕地,而新界北策略發展區亦涉及約200公頃棕地。

發展年期比填海更漫長

不過,有關發展區從公眾諮詢、改劃用途到收地、清拆與涉及的補償安置,往往需時10年或以上,如她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展開的「新界東北發展」(即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項目),至今仍未正式展開收地,更談不上工程上馬。

林鄭月娥強調,她認同社會期望發展棕地,因此選項既可增加房屋供應,亦可改善目前新界部分地區雜亂無章的景觀,並已指示發展局統籌有關部門提前研究新界北棕地的發展,及展開其餘760公頃棕地的研究,探討這些零散的棕地當中哪些較具發展潛力。

她指出,由於很多棕地正用作港口後勤、物流運作、回收場、建造業機械及物料貯存等用途,政府必須考慮如何按經濟發展的需要,處理或重置該些現有作業,故預計在今年內會完成兩項早前已啟動的棕地作業研究,以便制訂政策和擬訂執行安排。

6、填海1萬億「作大」超一倍

誤解:「明日大嶼」造價勢達1萬億元?

正解:「明日大嶼」的總成本達1萬億元之說,純屬關注團體估算,聲稱指填海的開支至少2,500億元,連同10條鐵路和道路約3,000億元,再加上興建電力等設施,才得出估計造價勢超過1萬億元。不過,有關團體在反對「明日大嶼」計劃時,都以此數目來「嚇人」。

根據多間傳媒引述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估計「明日大嶼」的填海工程加基建的總成本,亦只是約4,000億元至5,000億元。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日前在施政報告簡介會表示,政府至今未就「明日大嶼」的總成本作正式估算。

發展局前常任秘書長(工務)韓志強日前在退休前與傳媒茶敘時已指出,現階段不可能就「明日大嶼」的成本作出詳盡估計,並批評現時任何坊間的估算,均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7、軍地無閒置 港府無權動

誤解:應收回解放軍駐港部隊的軍事用地建屋。

正解:香港特區共有19處軍事用地,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首次會議的討論文件中,有包括軍事用地選項,但在其後被抽起。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今年2月解釋,19幅軍事用地全數用作防務用途,沒有任何軍事用地閒置,基本上不會是土地選項,既然無法進一步檢討,小組不會繼續再尋求討論,亦不會將該選項帶入諮詢。

根據基本法第十四條訂明,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防務。《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第五條規定,香港駐軍履行的防務職責之一是管理軍事設施。軍事用地屬軍事設施,其使用和管理屬國防事務,由中央人民政府及香港駐軍全權負責。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月出席電台節目,就施政報告聽取市民意見時,就指出根據基本法,特區政府無權管理駐軍用地,亦沒有任何一幅軍事用地是所謂閒置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