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研發抑制劑 可重設調控機制阻致癌基因啟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患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人,未來有望得到更優化的治療。香港大學與中外數所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公佈了新型化學抑制劑,可透過針對組織蛋白「閱讀器」,重設出現異常並導致癌症產生的基因調控機制。
港大化學系副教授李祥率領的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及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學者合作,成功研發針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一種骨髓細胞與白血球快速增生的癌症)新治療靶點的新型化學抑制劑,為病人帶來希望。該研究成果已於頂尖科學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發表,其研發及應用亦已申請專利。
癌症一向被認為是由吸煙、輻射或致癌物等各種因素所引起的去氧核醣核酸(DNA)序列突變所造成。而不正常的DNA序列改變會讓調控基因產生蛋白質的機制出現異常,令細胞不受控制地分裂、生長,擾亂細胞正常運作,形成癌細胞。
組蛋白如「閱讀器」 基因全靠它
然而,近年研究顯示,DNA並不是影響基因產生蛋白質過程的唯一因素。DNA並非單獨存在於細胞核中,而是纏繞在一類被稱為「組蛋白」(histone)的蛋白質上。組蛋白可以被視為控制基因的「開關」,決定特定基因的「啟動」或「關閉」。當「開關」出現紊亂,則會出現各種癌症。
組蛋白帶有多種含調控信號的化學標記,其中一類被稱為「閱讀器」的蛋白質則負責識別化學標記,並將其轉化為控制基因「開關」的信號。「閱讀器」均具備獨特的「YEATS」結構域,其中一種被稱為「ENL」的閱讀器能夠識別組織蛋白上的乙酰化(acetylation)標記,並導致骨髓細胞中部分致癌基因不正常地啟動,形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
研究團隊成功研發抑制ENL蛋白的化學抑制劑,可以阻止ENL蛋白識別組蛋白乙酰化標記,並重設出現異常並導致癌症產生的基因調控機制。
研全新分子具高效針對性
李祥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之前沒有可以抑制YEATS結構域的化合物被發現,所以研究人員必須想出一個全新的分子設計方案。經過數輪優化後,研究團隊終研製出一種對ENL蛋白有高度特異性及高效力的化學抑制劑。
這種化學抑制劑成功降低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中致癌基因的表達程度,與其他抗白血病實驗藥物同時使用,更會出現協同效應,顯示出同時抑制ENL蛋白及其他白血病治療靶點的治療策略的可能性。
李祥坦言:「要開發出能夠治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藥物,我們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團隊將繼續探索抑制ENL蛋白以治療白血病的可能性,並會擴大研究範圍至其他因ENL錯誤識別組織蛋白標記所導致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