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落實惠台「31條」 經濟發展同步提升

2018-12-13
■市民在津台會上品嚐美食。 網上圖片■市民在津台會上品嚐美食。 網上圖片

1994年,林清發在北京開了第一家販售捷安特自行車的門店。彼時,專注大陸內需市場的台商還不多。在兩千多公里外的東莞,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三來一補」熱潮如火如荼。台商最初選擇這裡,大多投資的是製造業,靠接訂單代工就賺得盆滿缽滿。

改革開放帶來經濟騰飛,讓萬家百姓日漸富足。台商「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逐步轉變。尤其近年來,大陸民眾消費力提升,內需空間受到台商普遍關注,服務業成為他們轉型發展的新領域。如今,「呷哺呷哺」、「鼎泰豐」、「天福茗茶」、「寶島眼鏡」......眾多的台灣品牌已為大陸民眾熟知,受到廣泛青睞。

擔任北京台協會長六年多,林清發在不同場合都常說這樣一句話:「台商腳下就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市場。」如今,捷安特在大陸的專賣店已有約3,000家。這位頗有聲望的資深台商還直言,捷安特早早看到大陸自行車運動休閒市場的潛力,提前佈局,發掘更高附加價值,「我們又一次踩對了點」。

28年間輾轉大江南北的台商王淑貞感觸尤深。「從輕紡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到石化為代表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再到電子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大陸『跳躍式發展』讓台商也得到了難以置信的成長速度。」她說。

在與台灣「五緣相通」的福建,台企數量超過7,000家。隨茖漵元g貿交流不斷深入,「海峽客」的舞台越來越寬廣,向第三產業拓展的趨勢日益凸顯。

2015年,台灣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福州分行正式開業。「我們從台企上下游延伸到大陸企業客戶,慢慢做起來。」分行長朱訓雄說,以同等資金規模來看,大陸的業務獲利明顯比台灣好。

減免稅費逾千萬 促技術升級

今年初,大陸出台惠及台企台胞的「31條措施」並迅速推動落實,其中不少內容是為台企提供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這樣一個「大禮包」蚢磪O台商們感到欣喜。台商迎來加快轉型升級的良機,翻開了與大陸經濟發展同步提升的新頁。

浙江寧波敏達機電有限公司享受相關稅費優惠後,每年節省成本近1,400萬元人民幣,公司因此可以增加研發投入,實現營業額年均20%的增長。「我們在研發費用、技術升級、設備改造方面更敢於投入,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了。」董事長林瑋信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