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今舉行 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今日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昨日播發題為《新時代改革引領者習近平》的長篇通訊,指出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擔負着把鄧小平開創的改革開放事業推向前進的重任。文章指出,習近平面臨的挑戰仍有很多,他要以超常的魄力領導黨和國家把改革長期推進下去。習近平對此懷有信心:「過去幾年來改革已經大有作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為!」
習近平來自一個改革者的家庭。中國改革開放始於1987年,彼時,習近平就讀於清華大學,他的父親習仲勳擔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勳對改革滿懷渴望,他向鄧小平要「先走一步」的「尚方寶劍」,請求建立經濟特區,為改革「殺出一條血路」。父親的膽略和擔當影響了習近平。上世紀80年代初,父親習仲勳從廣東調回中央,前往河北正定工作的習近平也開始了改革探索。他看到南方一些地方正推行農業「大包乾」,就在正定做試點,在河北省開了先河。
習近平在縣委書記任上深知改革不易。有一次他說,我們的改革存在不系統、不配套的問題,突出表現是「中間梗阻」。他在正定推進幹部制度改革,把一批想幹事能幹事的人選拔出來。
轉戰各地任職 改革形象鮮明
習近平在其他省市任職,也以改革者形象著稱。他在寧德倡導「弱鳥先飛」,在廈門實行「放水養魚」,在福州開創「馬上就辦」;在浙江提出「八八戰略」;在上海力推「長三角一體化」。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鴻說,習近平的改革,來自他的經歷,來自他的從政。他經歷過「文革」,正反兩方面對比以後,他就明白,老路走不下去。他的思考跟鄧小平是一致的。
2012年,習近平在回顧改革開放歷程時說,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國家要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是不可想像的。可以說,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
習近平在地方的改革思想和實踐,輯錄在《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之江新語》等書中。觀察者認為,這正是新時代中國全面改革諸多設計的淵源。
推治理現代化 誓破利益固化
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對中外記者說:「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這時,習近平堅定宣示了要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
而習近平清楚地知道,他面對的是何等困難,皆大歡喜的改革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他執掌的新一輪改革,必定要「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上任後的首次出京考察,習近平選擇了鄧小平1992年「南巡」時到過的廣東。著名的「南方談話」曾推動改革開放實現新跨越。
在深圳,習近平瞻仰了鄧小平銅像。他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一個月後,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說出了那句被廣為傳播的話:「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在習近平看來,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為了讓改革順利推進,習近平提出「鞋論」──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要改的必須改,不改的就是不能改;新一輪改革不追求廉價掌聲。
習近平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被稱作「第五個現代化」。
學者盛讚理論實事求是
面對新的複雜形勢,習近平構建了一套獨特的改革方法論: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局和局部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着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要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何毅亭說,習近平改革思想是一個層次分明、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科學回答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理論。
施芝鴻說,習近平為全面深化改革確定的總目標,既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又清晰勾畫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路線圖、時間表。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鄭永年說,習近平回答了新一輪改革誰來改、改什麼、如何改的問題,在改革開放40年後,他進一步推動完成制度建設的使命。
海外媒體:「習式改革」注新動力
在習近平主持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全面深化改革7年時間表,出台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改革方案,涉及從經濟到政治、從社會到文化、從生態到外交等各個方面。
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引發關注。有海外輿論稱「習式改革」為中國漫長而驚人的崛起注入新動力。
從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確立全面依法治國路線圖,到十八屆五中全會詮釋五大發展理念,再到十九大報告繪製現代化「兩步走」戰略,全面深化改革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突出亮點,習近平也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領航者。
2019年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是一個苦難屈辱的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從幾十年前的不到2%提升到了現在的15%。
習近平的改革為中國走向復興奠定基礎,這將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創造10億以上人口共同邁入現代化、徹底擺脫貧困並走向共同富裕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