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近日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再發力上升,加上內地通脹率連續兩個月回落,引發市場對減息的猜測。不過,消息指人行未有計劃下調基準利率。人行上海總部調研組昨發佈報告指出,當前中國利率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甚至偏低,在當前國內外環境下,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引導利率下行應慎重。
中證網援引人行上海總部報告指出,從部分代表性國家的情況看,發達國家平均利率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目前京滬深等經濟發達地區一般貸款平均利率分別低於全國約20~80個基點,信用債發行平均利率分別低於全國約10~40個基點,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也分別低於全國約20~70個基點。
地區利率差異必然存在
報告指,經濟金融發展水平和狀況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利率差異必然存在。一般而言,一國或地區經濟越發達,信用環境和法制建設越好,金融業和金融市場越發達,利率也越低,這客觀反映了資金「嫌貧愛富」的逐利本性。從全球看,一國國債收益率與其人均GDP水平顯著負相關。此外,經濟增長率和通脹水平也會對利率水平產生影響。在一國內部,不同地區利率差異主要與風險溢價相關,風險溢價取決於信用環境、法制建設、金融發展水平等因素。
報告稱,跨區域融資因匯率鎖定、風險溢價等會產生額外成本,使「窪地」資金難以同樣的低利率流向高利率地區。因為企業跨境融資需要考慮鎖定匯率風險帶來的額外成本,可能需要進行信用增級,承擔特殊擔保或「內保外貸」等成本。而小微和民營企業普遍信用等級較低,擔保品不足,京滬深「窪地」的資金很難以同樣低的利率去解救競爭不佔優勢的小微和民營企業。
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
另外,人行昨公佈2018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指出,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平衡好總量和結構的關係,做到「鬆緊適度」,需要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下一階段,要運用好定向降準、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創新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的作用。
內地1月份通脹率由12月的1.9%降至1.7%,標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目前位於4.35%。有意見指人行有調降貸款利率的空間。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表示,儘管通脹下滑和人民幣升值引燃市場對降息的猜測,但中國人行尚未準備通過下調基準利率來刺激放緩的經濟,如果現在下調基準利率,也會抵觸人行正在進行的努力方向,即改革利率機制及允許市場力量調整資金成本。不過,人行可能會下調市場利率,並進一步調降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
消息:不能排除降息可能
消息人士稱,不能排除降息的可能,但仍然需要再觀察幾個月的經濟數據;而且從1月份龐大的新增貸款來看,沒有充足的理由降息。下調基準利率將是人行的最後手段,因為這樣做或被視作允許市場力量決定資金成本的改革出現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