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邊境,與越南老街市隔南溪河、紅河相望,國境線長193公里,河口口岸作為中越邊境雲南段最大、最繁忙的邊境口岸之一,中越雙方邊民商品交易頻繁。
每天一早成群結隊的邊民在申報大廳門口等待辦手續,每天傍晚用改裝過的自行車拉着貨物等待海關放行的景象,早已經成為河口的一道風景。
老一代的越南人就是這樣「淘生活」,他們來到中國的河口就像每天去市場一樣,他們早上會來到中國的河口購買小商品,下午就大包大包地帶回越南去銷售。蔬菜、日用品等等,都是他們採購的物品。而推着的自行車都是經過改裝的,全靠人力推行,據說,這樣的自行車最多的可以裝上1噸重的貨物,可想而知運送這些貨物是多麼辛勞的體力活,但為了生活,不少越南老百姓就是這樣做的。
這次記者在河口看到,年輕一代的越南人也從越南跨河到中國河口「淘生活」,但是他們不再是起早貪黑地推着自行車往返,他們選擇新的方式,就是在河口打工,甚至像小秀小順那樣,先來中國學技術,再在中國找工作。「淘生活」方式在悄悄改變,也正是河口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的推進,給當地及外籍人員創造出了更多的工作機會。他們用更少的體力勞動獲得勞動報酬,同時還為自己增加了新技能、增長了新知識。
未來,自行車拉貨的貿易方式,或許會更加依賴日益發達的物流和便捷高效的通關服務,新的務工方式正在河口為中越邊境上的年輕人提供越來越多的學習和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