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中生增3200 學額僅多257 平均5.5人爭1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2019年9月新學年升中學生分區統一派位選校即將展開。今年適齡學童人數持續增長,教育局資料顯示,參與升中派位的小六生較去年大增3,200名,但經18區校網分派、受家長歡迎的英文中學中一學額則只較去年稍微增257個至9,979個,意味英中有更加難入趨勢。以全港整體計,統一派位平均5.5人爭一英中學位,比去年5.3人爭一額更激烈。未有英中的離島,小六生只能爭逐他區撥出的小量英中學額,平均44.4人爭1席,成為最激烈的地區。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截至2019年2月底,預計參加2019年度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約53,500人,較去年的50,300人上升3,200人。而昨日發佈的《中學一覽表》顯示,今年全港100多所英中,合共9,979個中一學額供分區派位之用,較去年稍增257個,意味着平均每5.5個小六生競爭1個英中學位,較去年5.3人爭一學位更激烈。
在18區中,因離島區內沒設英文中學,學生只能通過派位機制報讀他區英中提供的少量學位。該區本年有900餘名升中學生,競爭他區21席英中學額,平均44.4人爭一席,競爭激烈程度為全港之最。
灣仔中西區名校多最輕鬆
另外,全港大部分地區的英中競爭有上升趨勢,南區、西貢區、深水埗區等都屬競爭較激烈的地區,由7.6人至12.6人爭一學額不等;相反名校林立的灣仔區及中西區競爭不大,分別為2.4人及2.9人爭一學位。
本身為小學校長的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家長為子女選校的時候需要因應子女的校內成績、各區的競爭情況,而作出適當安排。他認為,考慮一所學校是否適合自己的子女,除了教學語言外,更需要考慮該校在體藝、STEM教育方面的發展,是否能夠配合孩子的發展。
黃錦良籲選校量力而為
他強調,教學語言並非選校的唯一因素,最重要是量力而為,了解學生的能力與興趣。他提醒若選校策略過於進取,首三志願全選熱門英中,反而會錯失一些辦學質素頗高的中文中學,得不償失。
教育局發言人提醒,各小六學生家長獲發選校表格、家長須知及其子女所屬學校網的《中學一覽表》,並須將填妥的選校表格交回其子女就讀的小學,以便學校可於5月2日(星期四)或以前送交教育局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