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特稿】靠業界自律 社會焉能釋疑

2019-04-11
■地建會坦言業界需要更多時間討論什麼是「非豪宅」。 資料圖片■地建會坦言業界需要更多時間討論什麼是「非豪宅」。 資料圖片

新盤招標賣樓透明度低引起公眾熱議下,更發展到連細面積的上車盤也招標「求價」,情況離譜。雲集本港主要地產商代表的地產建設商會為此在日前敲定3條自律措施,包括標售前上載文件、及時更新成交記錄冊,以及「非豪宅」首批20%單位須公開發售。然而,從運房局昨日表態看,政府顯然是「唔收貨」,並決定出手。

其實翻看3條自律措施,確實不能釋除公眾疑慮。

80%單位仍可招標

第一,「非豪宅」首批20%單位作公開發售,換言之,仍有80%單位可以繼續用這種備受爭議的招標方法賣樓,予人敷衍態度明顯。

第二,何謂「非豪宅」?地建會當日亦坦言業界對此未有共識,未來需要更多時間討論,在有共識之前,項目是否「豪宅」由發展商自行決定,簡單就是「龍門任你擺」。

第三,香港發展商並非全部都是地建會的會員,非會員會否執行該會自律措施,無人知曉。

第四,地建會並非法定機構,沒有執法權力,也不能強制會員執行自律措施,其執行成效令人懷疑。

佣金回贈 未見處理

還有,地建會呼籲會員自律交代招標細節雖是好事,但地產代理的佣金回贈卻未有觸及。事實上,目前代理佣金回贈也是嚴重影響樓市交易透明度的一個因素。早前有發展商為新盤提供高達樓價25%回贈,而地產代理也可有高達樓價13%佣金。若代理為爭生意而向買家回贈佣金,理論上隨時可達樓價10%。由於田土廳成交記錄只計面價,不計代理事後的佣金回贈,因此外界對真實成交價無法知曉。

本港樓價高企,買樓是不少小市民一生人最大的投資及最重要的資產,故此政府當日成立銷監局及地監局,目的就是想讓樓市交易正規、公平、透明,但有地產商不惜挖空心思賺盡小市民最後的一分錢,以為可以隨時見招拆招,這恐怕是聰明過頭。須知他們在市民心中的形象只會愈見低下,做更多慈善都是補不回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