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試招生年增9.2%至3511人 佔全港學校考生比率創8年新高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因應大灣區發展機遇,以及內地開放港人應考內地教師資格試,成功吸引更多香港年輕一代看準北上升學前景。110多所內地高等院校免試招港生計劃早前截止,雖然應屆文憑試考生大減,但計劃的報名人數卻比去年增加9.2%至3,511名,佔全港學校考生7.25%,比率創8年以來的歷史新高。而連同港澳台聯招、暨大華大北大清華等6校的自主招生,內地升學報名總數更突破1萬。
2019年文憑試學校考生數目,比去年減少逾3,000人,不過內地免試招生的申請卻不跌反升。
負責計劃的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昨日公佈今年香港中學畢業生內地升學報名資料,當中顯示,112所內地大學參加的免試招生計劃有多達3,511名港生報名,比去年增加9.2%,而佔文憑試整體學校考生的比例更達7.25%,屬文憑試及免試招生8年以來的新高。
今年內地免試招生的覆蓋面較以往更加廣,報名港生來自多達444所中學,而他們屬意的大學,主要集中報名廣東、福建和北京等地。其中受大灣區發展推動,以不同志願報讀廣東省內大學的港生人次,由去年5,355次增至5,755次,增幅達7.5%。
另外,報讀內地不同師範大學的港生人次,亦比去年增8.1%至1,239次。
暨大最多人揀 經管金融大熱
如以大學計,今年首志願報考人數最多的頭五間大學依次為: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及清華大學,另四川大學和重慶大學則首次進入前二十名。而最受歡迎的首志願選擇頭五個專業,則依次為經管金融類、醫學類、工程類、新聞傳播類和語言類,除語言類外,該五個專業領域報讀人數全部比去年上升。
國家發展前景好吸引
中心主任鞏萬分析指,免試計劃報名數增長,反映內地大學對港生的吸引力逐漸增加,學生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景有信心,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亦對學生選報廣東高校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另外,他又提到,國家教育部早前推出開放港澳居民參加內地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政策,亦有助吸引更多港生報考內地師範大學,為他日於內地當老師鋪路。
除了免試招生計劃,現時港生到內地升學亦可透過內地高校港澳台僑聯合招收考試,以及暨大、華大、北大、清華、復旦及中山大學等6校自主招生等途徑,今年前者報名人數與去年相若有2,545名,後者則增加至4,377名,令內地升學的整體港生報名數達10,433人,屬近年新高。
免試招生計劃將於7月下旬公佈取錄結果,而為讓港生更了解內地學習情況,中心將於7月中邀請港生報名較多的35所內地大學,為即將赴內地升學的學生提供行前諮詢輔導,6月中開始接受預約報名。另中心並已委託香島專科學校,於8月初開辦兩個免費高等數學基礎輔導班,支援數學根底較弱港生更好銜接內地大學課程。
此外,國家教育部全額資助的「2019 STEM 暨傳統文化上海夏令營--體驗內地大學學習生活」活動,將於暑期開營,學生有機會接受環境化學、工程設計及傳統文化體驗方面的課程,即日起至5月10日接受全港中四至中六學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