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視評】《小戲骨》敗在賣萌卻不可愛

2019-04-26

近期大台不斷輸入內地古裝劇的氾濫程度,其實已令到觀眾傻傻分不清,但凡事總有例外。最近在星期六播放的《小戲骨:包青天怒鍘陳世美》(圖)儘管也是一齣古裝劇,唯最特別之處在於所有演員都是小孩子。這種將經典劇目「Q版化」的做法,不管你受落不受落,也總算為觀眾帶來一定新鮮感。

現代的父母,「望子成龍」的慾望有增無減,總有將年紀小小的孩子推上舞台的傾向,哪怕只是街坊福利會或幼稚園畢業Show,家長們都會十分亢奮,群起舉機拍攝。《小戲骨》就是將父母這種慾望推向極致。這套由湖南電視台製作的節目,就是找來一班小演員,來演繹多個經典古裝故事。《小》有別於香港舊時兒童節目內的「柴娃娃」處境劇,無論化妝、服飾、道具,以至小演員的演繹,都是認真地做,與一般的劇集無異,帶來一種別開生面的效果。

說實在話,這班小演員的演技,實在不是一般的好。個個演得七情上面,其中飾演包青天的小孩,塗上黑臉後,根本就是觀眾熟悉的金超群(九十年代演包公而成名的演員),完全看不出是個小孩。說他們比不少所謂演員還專業?我不反對。

然而,此劇並不受本地觀眾歡迎,亦正正是他們太認真太老練。試想想太平清醮之時,我們不怕人山人海,不惜長途跋涉,也要到長洲看「飄色」,不是因為那些小朋友扮相似得以為是本尊到來,而是喜歡看到如何將一個大人物「童真化」。可愛,就是吸引觀眾的關鍵。太像真太神似,反而會令觀眾倒胃(試想像「飄色」中扮特朗普的小孩完全與真人無異,你也不會大呼可愛吧)。《小戲骨》的噱頭,在於小演員神似的演出;吊詭的是,同樣因為演得太成熟老練,令他們應有的可愛感徹底消失。劇集主打賣萌,觀眾卻感受不到可愛,其實就是貨不對辦。劇集跟觀眾的期望有落差,自然就劣評如潮湧。 ■文:視撈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