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放寬輸入海外醫生 邁出首步值得肯定

2019-05-09

醫委會昨日表決放寬輸入海外醫生實習安排方案,被視為政府方案的港大醫學院教授鄧惠瓊方案成功獲選。表決結果從病人和市民利益出發,順應民意,邁出放寬輸入海外醫生限制、紓緩人手不足的第一步。接下來,一方面要盡力妥善落實通過的方案,增強醫生和市民對引進海外醫生的信心;另一方面醫管局應繼續大力改善待遇、挽留人才,提升本港醫護人員的利益保障,進一步減少未來輸入海外醫生的阻力,讓市民享受高水平的醫護服務。

醫委會昨日通過的方案被視為最寬鬆的安排, 根據該方案,曾在醫管局、壎芵p或兩間大學醫學院任職3年的海外專科醫生,如通過執業試,便可免除實習,直接取得正式醫生牌照,可以說比較明顯地增加了海外醫生來港的誘因。此次方案獲通過,可以說是主流民意推動的結果,立法會不同黨派一致要求醫生團體以市民利益作為投票首先考慮;表決結束後,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在網上發表聲明稱,醫委會委員已盡力提出切實可行,以病人安全為本的方案供選擇,而他們尊重醫委會的決定。公眾期待,新安排盡快落實,通過輸入海外醫生,減輕本港前線醫生的工作壓力,讓病人得到更好照顧,感受到輸入海外醫生的實在好處,增強對輸入海外醫生的信心。

但也要看到,此方案僅以一票之微獲通過,部分醫生代表仍表示,對海外醫生的執業水平存有疑慮,反映不少醫生對輸入海外醫生有保留意見;但另一方面,有社會人士認為,放寬的力度仍不足,就算免除實習期,願意來港執業的海外醫生也不多,無法解決本港醫生人手不足的結構性問題,應該連執業試都豁免。此次能夠通過放寬實習限制的方案,殊不容易,社會須理性接受,羅馬不是一日建成,輸入海外醫生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既要保障本港病人利益,對醫護的利益和感受也不能全然不顧,不應過於急進,欲速則不達。

公立醫院醫生流失率高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工作壓力過大、環境惡劣,加上薪酬待遇不及私人市場,令具備一定資歷的醫生留在公立醫院服務的吸引力不大。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提供足夠資源改善待遇和工作環境,讓本港醫生不會感受因輸入海外醫生而損害自己利益,才能減少輸入海外醫生的阻力。

單單放寬海外醫生實習要求,能否在短期內吸引到大量海外醫生來港,效果有待觀察。社會各界應集思廣益,思考如何完善相關安排,探討擴大輸入海外醫護的可行性,例如有立法會議員提出仿傚新加坡設立認可院校名單,對合資格的海外醫生設免試制度等,進一步降低輸入海外醫護人才的門檻。醫生業界和市民互諒互讓,醫生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宗旨,不將業界利益凌駕市民利益之上,將更有助解決本港醫護人手短缺問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