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主流民意挺修例護法治 反對派借反修例反中禍港 激進暴力企圖重演「佔中」

2019-06-10

修訂《逃犯條例》持續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重要議題。昨日,由香港各界人士自發成立的「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已經獲得逾80萬名市民聯署支持修例,顯示政府堅守彰顯法治公義的初心,堅定信心、廣納民意、耐心解說,為修例釋除疑慮,獲得了理性的主流民意的廣泛支持。而反對派和激進勢力昨日發動反修例的遊行,繼續無所不用其極抹黑修例,煽動街頭抗爭,顯示他們為了扭轉頹勢、騙取選票,為了配合外部勢力圍堵、遏制中國,將修例這個法律問題激化為動搖管治、衝擊「一國兩制」的政治事件,去完成違法「佔中」未能完成的「政治任務」。相信廣大善良的香港市民,會在政府的耐心細緻解說下,冷靜分析、明瞭真相,看清反對派反修例的真正目的和嚴重後果,更加理性、更加堅定地支持修例。

特區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目的是為了堵塞法律漏洞,維護法治公義,符合國際慣例,而且廣泛吸納不同意見,對修例多次作出完善,充分保障人權。昨日遊行後,政府發言人昨晚表示,遊行正正是香港市民在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所賦予的權利範圍內行使言論自由的例子;政府會繼續接觸各方及聆聽,透過冷靜和理性討論釋除疑慮;表明《條例草案》如期於本周三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為了保證昨日遊行順利舉行,政府尤其是警方努力維持秩序,顯示政府充分尊重、保障市民權利。政府發言人的回應,反映政府就事論事、以法論法,希望社會聚焦修例,不因遊行令討論進一步政治化。政府提出修例四個多月來一以貫之的盡職表現,值得稱道。

但無論政府如何全面解釋、如何盡力完善,支持修例的主流民意亦清晰明確,反對派都視若無睹,反而變本加厲妖魔化合憲合法、正當正義的修例工作,不斷散播「通過修例港人人權自由蕩然無存」等謠言,不斷發出「香港市民都有危險成為逃犯」等恐嚇,不擇手段刺激市民上街,非要政府撤回修例不可。這些作為,暴露反對派反修例,醉翁之意不在酒,背後帶有強烈的政治動機。

首先,隨着「佔中」失敗,市民更加厭倦沒完沒了的政爭,渴望社會集中精力謀發展。反對派的政治能量大不如前,不能再輕易炒作政治話題,挑動市民反對政府施政。去年的兩場立法會補選,反對派接連敗選,更讓他們感覺政治空間進一步縮小。因此,此次反修例被反對派視為「翻身」的機會,反對派和激進派進一步合流,以往被視為較溫和的部分反對派政團,在反修例中的表現,較激進派不遑多讓。昨日遊行前,反對派不同黨派、組織和喉舌傳媒,包括假借學界、法律界乃至普通師奶之名,大搞「發水聯署」,開動線上線下的機器催谷遊行人數,企圖藉助遊行重奪輿論話語權,重新在政治上坐大,並為在接下來的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預熱,以搶奪更大政治利益。

其次,反修例的政治操作、對抗演變至今,已完全背離討論法律問題、維護法治公義的修例本意,變質成為打擊政府管治威信的政治運動。昨日的遊行中,有一些示威者不斷叫囂要求特首下台的口號。特首是經選委會選舉、中央任命而產生的,特首和特區政府是維持香港有效管治的最重要力量。反對派煽動反修例遊行,試圖羅織民意削弱特首威信,反修例旨在奪取香港管治權的圖謀暴露無遺。香港管治權落在反對派手中,對香港和國家都是一場災難,中央和廣大香港市民當然絕不會讓這種不堪局面出現。

第三,自提出修例以來,美英外部勢力介入香港事務的力度前所未見,反對派頭面人物頻頻出外「告洋狀」,英美反華政客不斷出言威脅干預。昨日,台灣、東京、柏林等地也出現反對本港修例的集會遊行,與本港的遊行遙相呼應,進一步顯示修例問題被反對派和反華勢力高度國際化;反對派試圖勾連外部勢力,利用反修例掀起政爭混亂,替外部勢力遏制中國效力。

昨日遊行尾聲,有激進示威者不聽警方勸籲,企圖堵塞金鐘一帶的道路,並以激烈暴力行為對抗警方執法,試圖重演「佔中」一幕。眾所周知,「佔中」是一場未遂的「顏色革命」,對香港的法治和社會穩定、對「一國兩制」成功落實造成巨大衝擊。如今,反對派和外部勢力內應外合,欲借反修例捲土重來,炮製一場較「佔中」規模更大的政治危機。反對派和激進勢力合流,竭力煽動街頭抗爭、衝擊管治、包圍立法會,根本不可能帶來所謂人權自由,只會造成社會動亂、發展停滯不前,人民苦不堪言。廣大港人絕對不會讓「佔禍」再臨。

本港修訂《逃犯條例》是為了打擊跨境犯罪,絕對不是為了剝奪本港市民的人權自由。相信廣大市民會冷靜理性地看待修例,抵制一切別用有心的煽惑,以更強大的聲音向反對派反中禍港的政治炒作說不,支持特首林鄭月娥和特區政府迎難而上,在強大民意護航下完成修例,讓香港摒除政爭干擾、盡快恢復正常秩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