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統計局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受近期國內外經濟環境錯綜複雜,製造業市場需求總體承壓的影響,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穩中有降,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至49.5%。而中美互相加徵新一輪關稅政策落地前,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回升,「搶出口」效應再現。專家認為,當前內外需求較弱但趨穩,新動能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短期出口亦有支撐,中國經濟仍具備平穩運行的基礎。
專家:經濟仍有趨穩運行基礎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表示,8月製造業PMI小幅下降,市場需求仍相對較弱,但是下行態勢減緩,跡象趨穩。
文韜表示,中國經濟仍具有一定的趨穩運行基礎。一是大型企業保持較好支撐作用,今年以來,除6月份降至49.9%外,其餘月份內大型企業PMI均處於擴張區間,小型企業活力有所釋放,小型企業生產指數連續2個月明顯上升,且增幅擴大。二是新動能和消費品行業保持平穩擴張態勢,增速持續快於製造業整體。三是企業成本壓力趨於下降,根據企業調查情況,今年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比率均值較去年明顯下降,且該比率自今年4月份以來處於下降態勢。
工業生產或有下行壓力
中金公司宏觀報告認為,8月,新訂單與進口指數等內需指標下跌,製造業價格明顯下跌,工業生產可能仍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外需指標的回升可能是受預期9月新徵關稅後「搶出口」效應暫時提振。往前看,內外部不確定性均有所上升,一些增長的「壓力點」正在開始顯現。中美互相加徵新一輪關稅預期將在今日生效,包商銀行被接管後國內金融條件加速收緊,而地產相關政策收緊後商品房與土地成交等指標走弱。在此背景下,中金認為,貨幣政策有必要、也有空間適當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