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灣區新產業鏈 升級海洋智能裝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中國首個無人船研發測試基地「香山海洋科技港」在珠海建成。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從該項目主持建設方雲洲智能獲悉,該科技港擬今年底投入使用,將成為粵港澳三地乃至中國海上無人系統與海洋智能裝備設計、研發、試驗的公共技術服務與創新孵化平台。屆時,將攜手香港科技大學建設聯合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促使更多合作項目落地產業化。雲洲智能董事長張雲飛透露,該科技港僅在實驗室及各類研發設備就投入1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1.1億港元),預計可將無人船與海洋智能裝備技術積累和技術迭代的速度提高5倍到10倍。
據了解,香山海洋科技港項目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5.2萬平方米。目前該項目主體建築施工已順利完成,進入內部精裝修等階段,預計今年底啟用。項目主體建築採用雙體船造型,未來感與科技感十足,猶如一艘蓄勢待發、劍指深藍的雙體戰艦,將成為珠海新地標建築。
雲洲智能方面透露,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廣東省重點工程,該科技港項目總投資達到3.8億元,針對無人船與海洋智能裝備產業研發測試需求,配備室內各類實驗室、測試水池、碼頭泊位、海上試驗區等共8大類、108小類測試項目,設施配套先進與完備。
「香山海洋科技港僅在實驗室、測試場及各類研發設備的投入便達到1億元。」張雲飛受訪時表示,依託該科技港完善的配套環境與政策服務,預計可以將無人船與海洋智能裝備技術積累和技術迭代的速度提高5倍到10倍,將引領並推動中國海上無人系統與智能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
將與科大建聯合實驗室
據介紹,香山海洋科技港將重點圍繞無人船與海洋智能裝備產業鏈佈局,聚集人工智能、先進裝備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打造海上無人系統與智能裝備設計、研發、試驗、應用及產學研用於一體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助推灣區海洋經濟發展,成為粵港澳三地聯合進行科技創新的基地。
對此,雲洲智能總經理成亮指出,該科技港項目是中國第一個圍繞無人船艇產業鏈的研發測試基地。「目前我們跟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等高校開展了廣泛的科研合作,未來將與香港科技大學在基地建立聯合實驗室和協同創新中心。」他說,隨着基地啟用日期臨近,目前已有多家相關科研院所、創業團隊表達入駐意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海洋科技項目在基地開花結果。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海洋智能裝備產業,而香山海洋科技港項目是珠海打造粵港澳跨境科技創新合作試驗田的標杆之一。隨着港珠澳大橋等交通基建的逐步完善,珠海通過出台圍繞創新平台及人才等優惠政策,增強對港澳高新技術產業的吸引。
成果轉化基地優待港企
香山海洋科技港所在的珠海高新區,近年便致力吸引港澳人才、科研院校前來進行科研成果轉換。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從珠海高新區管委會了解到,最近啟用「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推出對200平方米以內的租金只收取1元,不低於30萬元的項目啟動資金、最高1,000萬元天使投資等扶持措施,不到兩月內已簽約港澳企業8家,10家在審批或洽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