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溫故知新】月本無情人有情 中秋作品多淒清

2019-09-18
■中秋節對於華人來說非常重要。 資料圖片■中秋節對於華人來說非常重要。 資料圖片

執筆之際,正值中秋佳節,這一回便和大家說說中秋。按中國的農曆而言,農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八月十五因此又有秋夕、八月節、八月半等稱呼。

中秋的概念最早見於《禮記.月令》: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牽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南呂。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

提到中秋會進行拜月的活動,秋天多為農作物收成的季節,因此人們會進行拜祭活動以告上天的豐厚賜予,體現了中國人對大自然的崇敬和感激之心。

中國人特別重視這個節日,多數會全家老小聚在一起,共度佳節。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記錄了當時中秋之夜的盛況︰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懽。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晚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時至今日,中秋節仍然是一個熱鬧喜慶的節日。

中秋的應節食物必定是月餅莫屬,關於月餅的由來眾說紛紜。古代的月餅多用作祭祀之用,宋代的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

「 唐御膳以紅綾餅餤為重。 昭宗光化中,放進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為得人。會燕曲江,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餅餤賜。」

當時的君主曾賜餅予新科進士。到了北宋,這種餅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蘇軾在《留別廉守》有兩句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當中的「小餅」大概就是今天月餅的原型。

古人對中秋的月總有一番特殊的感受。白居易曾有詩云︰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佳節當前,詩人卻受貶謫之苦,今昔之對比流露了詩人「無人會」的淒清之苦,抒發了物是人非的無奈和感慨。

杜甫在《八月十五夜月》寫到︰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全詩的主調是杜甫的「沉鬱」的風格體現,詩中聯串了傳說故事諸如吳剛、白兔,利用了八月十五的圓月襯托自己的羈旅愁思。中間兩聯情景相生,指出自己在苦難之中的淒涼,最後一聯則利用明亮的月光寫出自己的淒清。

月本無情人有情,文人喜歡把自己主觀情緒投射到客觀事物之上。在詞壇上並稱「蘇辛」的蘇軾和辛棄疾都有傳誦千古的中秋名篇。數蘇軾最為人所熟悉的必定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當時和弟弟蘇轍分隔兩地,借酒興作此篇大作,憶弟情深,並向弟弟送上佳節美好的祝福。詞的上闋營造了浪漫的氣氛,在月色濃重的夜裡不知今是何世,頗有脫離塵俗之意。 下闋抒情對兄弟分隔流露了無奈,感慨佳節竟不能和相親相愛的弟弟共聚,實在可惜,但蘇軾卻有豁達的氣度,明白到人生的聚散離合自古皆然,猶如天上的明月時晴時缺,轉而祝福弟弟安好,可共享當下的明月足矣。全詞情真意切,意味深遠。

辛棄疾在《滿江紅.中秋寄遠》寫到︰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髮。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詞的上闋以中秋月作為主導,表達了夜宴時的情景,最後一句的問嫦娥其實是詞人的自問自答,由此抒發了愁思之苦。下闋則以月下歡聚的場景襯托出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奈,使人頓生明月無情人卻有情的深邃。

中秋節在大家的心目中總是歡欣的,但在古人的情思裡卻是傷心人別有懷抱,若我們的人生閱歷多了,自能細賞箇中真味。■心台 中學中文科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