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深圳示範區之取港之長】陳鳳翔:港深兩兄弟不爭輸贏

2019-10-07
■陳鳳翔稱,香港及深圳「兩兄弟各自發揮長處,不會構成競爭」。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陳鳳翔稱,香港及深圳「兩兄弟各自發揮長處,不會構成競爭」。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兩城市各自發揮 帶出協同效應

中央8月發文,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適逢香港社會動盪,暴力事件持續,有人猜測中央想栽培深圳取代香港地位。香港金發局市場推廣小組成員、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帶路先鋒」主席陳鳳翔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將香港及深圳比喻為兄弟,「兩兄弟各自發揮長處,不會構成競爭,反而可帶出協同效應,短線不需要側重誰贏誰,長線走下去能夠走出自己特色才是最重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經常往來香港及內地、熟悉內地市場的陳鳳翔認為,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深圳的定位相比,無論在大方向、 背景、 整體目標等都基本相近,如四個全面,建立美麗世界、鼓勵文明等,不過細節上或略有不同,如在大灣區規劃中各城市都有不同特色,強調彼此分工及配合等,而深圳先行示範區則強調「深圳可以做什麼」。

若從經濟發展層面出發,陳鳳翔認為,大灣區規劃主要針對城市群發展,而深圳先行示範區則是針對城市本身發展。

「先行示範區」非針對香港

雖然有人猜測深圳成為先行示範區是為了取代香港地位,不過他認為內地出台政策前會經過深思熟慮,「熟悉國情人士就會明白,內地推行一項政策是需要過程,不可能在一個月前(香港)有事,一個月後就立即推出(深圳)相關政策。」因此不相信內地推出先行示範區旨在針對香港情況。

陳鳳翔強調,「深圳是無論如何都要發展,就算香港停滯不前,其他城市都不會放慢發展步伐。」而在大灣區規劃中的港澳穗深四大核心城市中,不可能欽點香港及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成為先行示範區,撇除香港及澳門,先行示範區就是餘下深圳及廣州之間取捨。他認為,深圳成為首個先行示範區,是因為深圳比廣州變化較大,以及廣州是相對舊區。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陳鳳翔提到,在四個全面中,排首位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接下來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圳排首位成為先行先試角色,最終達至全面改革開放,產生高度市場化效果,他相信先行示範區主要走高品質發展地、法治城市示範、文明、民生幸福、可持續發展等,這些特點都是大灣區規劃中進一步深化及更清晰規劃。

陳鳳翔亦認為,「深圳先行示範區政策並非要抄襲香港,反而內地在全面改革開放過程中,意味着香港能夠做到的,內地都必須做到,最終達至市場化、國際化、國際高標等目標,以及完善法制及體制等,並不只是香港可以做、深圳則不可以,相信連廣州及其他7個城市都會跟着做。」

他又指,政策着墨重點與香港未有太多重複地方,而現時兩個城市都各有特點,如深圳有完善社會體系等,以及在綠色項目上發展等。

不擔心政策傾斜深圳

雖然大灣區規劃中強調四大核心城市,然而在最新的深圳先行示範區文件中突出深圳的發展目標。中央政策日後會否向深圳傾斜?陳鳳翔則認為,外界對此無需擔心,「因為香港及深圳都是中國的兒子,料國家會放手讓兩子行走,觀察雙方表現後屆時才再作決定」。他又強調,內地可以很快、急速地推行政策,雖然當中或有機會行錯路,但行錯不要緊,可以修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