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致力傳承香文化 晉中匠人古法製香

2019-12-08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香文化始終佔據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燕居焚香曾是古代文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光陰流轉,香文化也隨着一縷香漸行漸遠。山西省晉中市非遺傳承項目禪悅香第五代傳承人錢松濤堅持古法製香十餘年,固守匠心,將詩和遠方定位在中國香文化的傳承上。 ■中新社

昨日,在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展覽館的一角,縷縷清香引得眾多民眾駐足,錢松濤藉着民眾詢問的機會,向他們普及中國的香文化。「只要有民眾感興趣,哪怕一個人,我也願意將中國香文化講給他聽。」

香文化和中醫藥一脈相承

「禪悅香是我們家祖傳的配方,已有百餘年歷史。」錢松濤說,之前製的香多為寺廟使用。如今,在快節奏的世界,越來越多人想要尋求慢生活,同時也更加注重健康養生。為了讓更多人在中國香文化中尋得安靜,放鬆心情,他堅持古法製香,致力研究天然香。

古法製香是以中藥材為原料,錢松濤認為香文化和中醫藥文化一脈相承,多年來他一直在鑽研各種中藥知識和用藥原理。

錢松濤所製的天然香,每一味藥材原料都來自山西的黃土地。他所在的晉中市,藥材種植歷史悠久,是生產優質中藥材原料的天然基地,野生及人工種植的藥材多達上百種,甘草、黃芪、遠志等均是古法製香中所需的藥材。

每道工序都要求純天然

錢松濤告訴記者,除了自己尋找野生中藥材,他還會到中藥材種植地購買,其間遇到種植好的,他會與藥農簽定長期收購協議。「要想製出好的香就必須從源頭上保證藥材香材的純正,同時我也想通過香產業帶動更多的人種植藥材,增加藥農的收入。」

選料、炮製、打粉、和香泥、成形、陰乾......一盤小小的線香背後卻蘊藏了十多道工序。錢松濤介紹,打粉時採用低溫,以減少香脂的揮發;和香泥時使用五台山泉水;人工分揀後裝器皿窖藏十餘天......每道工序都要求無任何化學添加,製出天然香。

「天然香的製作技藝成本較高,相應的售賣價格就略高,加之很多年輕人喜歡香水而不喜歡香,打開天然香的市場還需要時間。」錢松濤說。

中國的香文化始於春秋,成長於漢,完備於唐,鼎盛於宋。錢松濤說:「在古時,香一為計時、二為祭祀,但現代人最不熟悉的第三個用途--淨化空氣、調養身心、美化心靈才是古人最愛用香的原因。」

談及傳承,錢松濤表示,希望把古法製香技藝傳承下去,通過普及中國香文化,讓更多的人願意學習古法製香。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