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歷克林頓案 前議員促勿損議會機制

2020-01-17

美國參議院對上一次審訊總統彈劾案,已數到1999年的克林頓,至今相隔逾20年,共和、民主兩黨目前鬥爭激烈,這次參院審訊總統特朗普彈劾案,不再有跨黨派合作的空間。不少當年曾參與克林頓彈劾案的前議員,均促請現任議員堅守憲制責任,不要破壞彈劾機制。

1999年參院審訊克林頓彈劾案時,外界早已料到民主黨人會否決彈劾案,參院民主黨人亦一度動議中止彈劾,但因議席不過半而被否決。參院兩黨領袖最終達成共識,履行參議院的憲制責任,彈劾審訊得以正常進行。曾參與克林頓案的民主黨前參議員范戈爾德形容,克林頓案雖然荒謬,但仍是以莊嚴方式審訊。

不過在特朗普彈劾案中,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沒跟民主黨領袖舒默磋商,而是恃着共和黨擁有過半議席,自行為彈劾審訊訂立規則,至今仍未確認會否傳召證人。《紐約時報》分析指出,麥康奈爾將於今年11月角逐連任,使他需對民主黨保持強硬,以取悅特朗普及共和黨選民。

前領袖:聲譽繫於審訊

前共和黨參議員戈頓表示,彈劾案非常嚴肅,參議員必須審視全部證據後,才投票決定彈劾案是否成立,若有任何共和黨議員認為因民主黨不公平對待特朗普,故此投票裁定特朗普無罪,做法並不恰當。前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達施勒更稱,參院聲譽將繫於彈劾案,參院的處理方式不但反映議員質素,亦影響未來的類似事件。現時仍未卸任的共和黨參議員科林斯亦直言,參議院在彈劾審訊中具有責任。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