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痛批半路「截胡」行為 大理市長致歉 衛健委領導免職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中通社及央視網報道,日前,重慶方面委託有關企業從海外採購了一批口罩,其中包括幫助湖北黃石代買的口罩。但就在物資到達雲南大理時,大理市出了一份《應急處置徵用通知書》,就把物資截留徵用了。該事件在網上曝出後,迅速引發關注。雲南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昨日發佈通報予以批評,並責令大理市立即返還相關物資。大理市長公開向公眾致歉,大理市衛生健康黨工委書記、市衛生健康局局長楊硯池被免職,大理市工信和科技局局長方虎被政務記過。官媒齊齊發聲譴責相關行為於法無據,是地方本位主義思想在作怪。
雲南省的通報指出,近日,大理市衛生健康局對雲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大理分公司承運的發往重慶市的口罩實施「緊急徵用」,該做法嚴重影響了兄弟省市防控疫情的工作和與兄弟省市人民的感情,現決定對大理市政府、大理市衛健局進行通報批評,責令立即返還被徵用的物資。通報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以此為戒,深刻汲取教訓,講政治、顧大局,決不允許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若有發生,將嚴肅追責問責。
房地產協會領走3萬個
大理方面昨日針對事件通報說,對於前期暫扣口罩一事,誠懇地向社會各方表示道歉,對造成的影響進行深深的反思與檢討,對相關人員將進行嚴肅處理,懇請各方給予諒解。
通報稱,時值春節,大理市又地處滇西交通樞紐,大量往來人員滯留,疫情防控形勢極其嚴峻。加之大理市沒有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採購的物資一時無法到位,疫情防控物資極度緊缺,已無法滿足應對疫情防控的基本需求,一線防控人員防護工作存在極大隱患。特別是疑似病例增加,工作人員防護措施單一,許多工作區域連基本的物資保證都沒有。
通報聲稱,為解燃眉之急,大理市在貨物檢查中對隨車手續不全的口罩進行了暫扣,對全部暫扣的598箱口罩進行有償應急徵用,並將暫扣的口罩分配到轄區內各醫療機構、鄉鎮、街道、社區、公安、交警、交通、小區保安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未到市場上進行流通,不存在倒買倒賣口罩情況。網傳房地產協會申領的3萬個口罩,已經全部發放到物業管理協會下的71家物業管理公司,物業管理協會屬於房地產協會的下屬分會,疫情發生後,房地產協會、物業管理協會想盡千方百計也無法籌集到口罩,特向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提出申請,目前3萬隻口罩已由房地產協會下屬的物管公司發放到各物業管理小區的保安、保潔等一線疫情防控人員使用。
通報指出,為及時做好應急徵用口罩的處置工作,大理市立即成立了工作專班,迅速落實。截至目前,正在派送未發放的口罩331箱,昨日當天可派送完畢;對已經使用且與對方達成補償協議的267件口罩,已兌付應急徵用補償款99.03萬元(人民幣),其餘款項當日內可兌付完畢。
被「徵」口罩已經派送
重慶媒體報道稱,這批物資是重慶市政府指定企業採購用於防疫的緊急物資。隨後,重慶市、黃石市相關部門分別致函大理市,懇請協調放行這批疫情防控的緊急物資。而大理市衛健局工作人員對此回應說,被徵用的口罩「已經送到一線了」。
地方本位主義思想作怪
《人民日報》昨日也發出評論指,一些地方政府的急迫心理可以理解,但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地區各部門必須要有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評論指出,需清晰明確「外地採購、本地生產的物資是否屬於本行政區域內的物資」「縣級以上的地方政府徵用權限是否涵蓋跨省物資」等問題,不能存在模糊地帶,否則不利於各地有序推進疫情防控總體戰。
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專欄則認為,於政治上來說,大理此舉無疑是地方本位主義思想在作怪。對地方來說,再困難都要服從這個大局。如果都從本位主義出發各自為政,互相「截胡」,那將給防疫全局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大理在函件中聲稱「依法實施應急徵用」,也是於法無據。
文章引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條明文規定:傳染病爆發、流行時,根據傳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國務院有權在全國範圍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權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集人員或者調用儲備物資,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文章指出,很明顯,有權跨省徵調物資的只有國務院,大理無權徵調跨省運送的本屬於其他行政區域的快遞物資。「根據目前的疫情數據,截至2月5日24時,重慶累計報告病例389例,黃石累計報告病例566例,大理累計報告病例為8例。很明顯,重慶和黃石需要投入更多的防疫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