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抗擊新冠肺炎】遼寧村幹部起早貪黑不懈防控:用雙腳和嘮叨 守護一村安康

2020-02-19
■于建雲給村民講解防疫知識。香港文匯報遼寧傳真■于建雲給村民講解防疫知識。香港文匯報遼寧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珈琳 遼寧報道)在全國基層疫情防控一線,有一群人他們起早貪黑逐戶排查,在衛生保障最薄弱的廣袤鄉村築起防護屏障。今年58歲的于建雲就是其中一員,她是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五龍背鎮五龍背村的村主任,和全國萬千基層工作者一樣,從疫情爆發至今,堅守一方平安。于建雲、村書記王曉丹和第一書記楊澤庚3人從防疫初期開始逐戶排查登記,給村民普及防疫知識,每天都用雙腳丈量着這片土地。于建雲說,如果每天的嘮叨能守護好鄉村,「我就一直嘮叨下去。」

「一天總問個沒完,體溫不正常就告訴你了!」電話那頭不耐煩地掛斷了電話,于建雲卻要硬着頭皮繼續再打一個,這種場景在防疫工作開展初期很常見。「現在工作捋順了很多了,要說基層工作最難的,就是讓農戶理解疫情的嚴重程度,讓他們主動配合工作。」說起遇到過的種種為難情況,于建雲表示:「最開始,村民都不相信有疫情,從外地回來的人怕麻煩,就瞞着不上報,還有我們一天兩次詢問體溫的時候就有村民不接電話,這時候就得想辦法。」

一人一天走七八十戶

在村裡工作十餘年的她,想到通過村民舉報、親戚聯絡的辦法,「不接電話,那我就讓親戚聯繫他,總能找到這個人。」每個人都要落實,每天都要有記錄。于建雲說,儘管相處了幾十年的村民對自己不理解讓她感覺非常委屈,但她相信,踏實細緻的工作最終會迎來理解。「我們冒着風險過來逐戶排查登記,不也是為了你們好,為了五龍背鎮好嗎?特殊時期,咱們所有的努力不都是為了守住咱們自己的家嗎?」這是于建雲向村民解釋最多的一段話。

20平方公里、9個村小組、1,055戶、2,730名農戶--從大年初二開始,于建雲、王曉丹和楊澤庚3人在防疫初期每天都在用雙腳丈量着這片土地。「敲門、問候、詢問、登記,早上7時開始到天黑,一個人一天能走七八十戶。」五龍背的山包多、農戶又分散,這也為排查工作增添了難度,中午得空泡一碗方便麵就算是歇了一下。從1月底挨家挨戶下發疫情提醒卡,到逐戶講解疫情的嚴重程度,這個3人小組漸漸得到了村民的接納和理解。

全村沒確診疑似病例

「我們村現在沒有確診病例、也沒有疑似病例,從外地返回的80多人也都嚴格進行了居家隔離。」踏實的排查讓于建雲對保證「零疫情」增添了信心。最近一周,重點排查主要在村口進行,「我們最近又挨家發了出入證,告訴村民做到不出村、少出門。」

顧得了大家,還要顧小家。「家裡養了78頭豬,12頭牛,我抽不開身,現在我家孩子都『上崗』養豬了。」于建雲笑說,哪怕半夜結束了工作,她也要去牛舍、豬舍再看一看這些家裡的經濟支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