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倘隔離者「零接觸」 料下月中仍增60宗

2020-02-26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若可有效掌握其傳播趨勢,將有助制訂政策及隔離措施,遏止疫情蔓延。有城大學者以數學模型重塑本港疫情發展,推算患者平均在感染3.5天後才被隔離,以此推算下月中前將有機會新增約60宗本地感染個案。研究並進一步將隔離成效加入估算,如患者在隔離期間仍可接觸他人,即使接觸人數只有平日的五分之一,3月上旬的感染個案將增至近400宗。學者建議政府應檢視現行隔離措施成效,盡力減低患者接觸他人的機會。

接觸率左右確診數字

城大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上月曾推算出農曆年假期後返港人士,如在感染5日內確診,數周後感染人數會達至60人,與本港目前的確診人數接近。近日他再行推算,若不同類型患者及潛在患者均在出現病徵後3.5日後被隔離,並在隔離期間無接觸他人,推算本港在本月中至3月中期間,有機會新增約60宗本地感染個案,「我們在計算過後發現,由感染至隔離的時間設定為3.5日,所得趨勢發展跟現實情況相若。」

研究並進一步針對隔離措施成效與社區爆發風險的關係進行估算,假設患者在隔離期間做到「零接觸」,估計截至下月8日的累積本地個案為106宗;惟患者如在隔離期間仍接觸他人,假設接觸人數約為平日的十分之一,累積本地個案會增至229宗;若接觸數為平日的五分之一,個案會增至395宗;如接觸數為平日二分之一,個案更會升至1,235宗。

「10%再接觸率(十分之一)可能是在隔離期間,跟親人還有些接觸;20%(五分之一)基本上已經算很高,除親人外還會跟朋友往來,50%(二分之一)就有可能是違反隔離規定,甚至在街逛」,阮相宇表示數字充分顯示做好隔離措施的重要性,這才可避免本地個案大規模爆發。

阮相宇呼籲政府及早就現行隔離措施進行風險評估,了解是否有漏洞,「我相信『鑽石公主號』一開始也認為其隔離措施無大問題,但可能只是個別環節欠經驗,即可導致再接觸率上升,感染可以在數天內爆發。」

倡隔離營採獨立設計

他建議本港的隔離營設計可多下工夫,如以獨立房間、浴室作設計,不宜共用餐廳。至於家居隔離則宜善用新科技,如以智能手環追蹤家居隔離人士,掌握其是否遵從隔離規定,將再接觸率盡可能減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