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逾1600億59項目南沙簽約動工

2020-03-10
■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 受訪者供圖■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 受訪者供圖

科技類投資近半 助廣州產業結構優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廣州南沙59個一季度重點項目9日集中簽約動工,總投資及預計達產產值(營業收入)均超1,600億元(人民幣,下同)。科技創新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天集中開工簽約重點項目所體現的發展趨勢。59個項目中科技項目19個,總投資753.84億元(人民幣,下同),佔總投資額的46.6%,包括南沙科學城科創交流中心、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建設項目等項目的動工,將助力廣州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受疫情影響,此次活動通過5G視頻連線,直播「灣區金融」匯豐全球培訓中心項目等6個項目開工現場的實況,同時南沙區區長董可代表南沙新區自貿區與維他奶總部項目等30家項目合作方進行網上簽約,初步統計活動吸引超過120萬人次的網友「雲圍觀」。

海洋項目助建「海上絲路」

9日動工的南沙科學城科創交流中心,選址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內,將建設成為區域前沿科學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應用的展示交流場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依託國家大科學裝置,打造海洋科學前沿基礎部、海洋高新技術部、海洋大科學平台部和海洋產業孵化部,將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助力「海洋強國」建設。此外,還有奧飛數據南沙智慧產業基地項目、奧飛數據數字智慧科創總部示範區項目等,圍繞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瞄準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科技金融企業,打造智慧產業園和數據數字經濟總部。

南沙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謝明表示,此次簽約動工的重大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突出,超過總項目的三分之一,19個科技類項目均體現南沙以產業鏈、價值鏈及市場鏈高端化為發展方向,促進廣州產業結構進一步向資本密集型、 技術知識密集型及信息密集型佔優勢比重的方向演進,助力廣州產業結構優化,為提升廣州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供強大支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