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特稿】防控輸入病例 北京就醫「三道關」

2020-03-13
■患者進入門診樓要經過測溫及行程詢查。香港文匯報記者楊帆 攝■患者進入門診樓要經過測溫及行程詢查。香港文匯報記者楊帆 攝

雖然目前疫情好轉,北京大醫院在輸入性病例的防控上並未放鬆。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北京廣安門中醫院採訪看到,從進入大門口到科室就診,患者需要通過測溫、詢問、掃碼查驗行程至少三道關。

在北京廣安門中醫院大門口,多位保安分別對每位入門者測溫。進入新門診樓,又是測溫區。一個紅外檢測屏樹立在旁邊,附近人員的體溫熱像一覽無餘。兩位頭戴口罩、身着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除了對進樓者測溫外,還詢問近期是否從外地來京。

香港文匯報記者留意到,一位女士準備通過時,被工作人員攔住,原來她戴的口罩配有呼吸閥。她按照要求從旁邊取下備好的膠條,封住呼吸閥後,方准入內。

自2月16日,北京二級以上醫院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除急診、發熱門診外,未預約患者請勿來院就診。香港文匯報記者從門診樓一層自助機打印出預約就診條,來到二層門診區。候診的患者稀稀落落,不及平時的三分之一。候診區的每排座椅用塑料膠帶間隔距離,並提示「防止交叉感染 請保持距離」。

非急診發熱需預約掛號

每個科室通道前都擺着一張桌子,桌上分別放着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二維碼。分診醫生要求患者就診前拿手機掃一下相應電訊服務商的二維碼。待二維碼顯示14天內沒有京外行程記錄後,患者方可進入各診室就醫。

「所有從外地來京的患者,都要隔離14天後才能預約就診,湖北來的,更要提前報告。」醫生勸導患者說。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帆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