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政府業界市民攜手 降低社區爆發風險

2020-03-28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宣佈,因應疫情嚴峻,行政會議通過兩條在《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的新增規例,包括禁止4人以上在公眾地方聚會,僅工作間、婚禮喪禮等可豁免,將於明日零時起生效14天。這些措施進一步限制社交活動,一定程度降低疫症社區爆發的風險,但要全面發揮保障公眾安全健康的作用,關鍵是政府嚴格執法,餐飲業自律,市民配合,把這些防疫條例落實到位,提升防疫成效。同時,泛暴派中人不應為了延續黑暴、爭取政治本錢而借機挑起事端,而應以全體市民福祉為念,放下一己偏見,在這關鍵時刻做正確的事。

本港昨日新增65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再創單日新高,累計個案達518宗。過去一周,香港每日新增個案達雙位數,累計個案總數上升1倍有多,其中不少小型社區散播個案發生在酒吧、食肆、健身中心等場所,更出現找不到源頭的群組病例,顯示社區爆發的風險越來越高。有公共衛生醫療專家強烈呼籲,本港應仿照海外實施限制聚會人數的措施,落實「社交戒嚴」,有關措施至少應持續兩至三星期,以截斷本地的社區傳播鏈。

為防疫需要,特區政府早前建議推出「禁酒令」,限制酒吧、食肆出售酒精飲品,以減少人群聚集,但「禁酒令」建議引起不少爭議,有意見認為防疫不夠徹底,且只限制特定行業,有違公平原則。因此,特區政府在汲取民間意見後,於昨日再推出兩條新規例,令防疫措施涵蓋更廣泛,限制更具體。雖然仍未達到「社交戒嚴」的程度,但若有關法例切實執行,明顯有利減少人群聚集、截斷病毒社區傳播鏈。

特區政府宣佈的多項新措施,例如禁止4人以上聚集,食肆設多項限制,強制關閉浴室、健身中心及戲院等,目的是通過約束人群社交活動,降低社區傳播風險,這其實類似內地、歐美乃至全球各地已經或正在落實的「封城」措施,而「封城」之後能否收明顯的防疫效果,關鍵要看「封城」措施執行得是否堅決徹底,內地和歐美一些大城市的「封城」效果差異很大,原因就在執行上。因此,本港既然沒有採取一刀切、停止一切營業活動,那麼落實這些新的限制人群聚集措施,更要從嚴執法,做到令行禁止,食環署等部門要加強巡查,及時檢控違法行為,以儆效尤。

新冠肺炎傳播力強,威脅非同小可,酒吧、食肆正是人群聚集、容易引發社區傳播的高危場所,儘管關閉酒吧、食肆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推高失業率,但為了公眾安全,歐美多地政府還是忍痛勒令酒吧、食肆停業。香港仍未完全暫停酒吧、食肆經營,取而代之的是由今日開始,要求酒吧、食肆設多項限制,加強防疫,原因也是考慮到業界的困難,以及照顧基層員工的就業。

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表示,飲食業界已取得共識,會採取8項自願措施,支持政府的防疫工作,今天起推行。他估計有幾千間食肆參與落實這些措施,但不能確保百分百食肆參加。酒吧、食肆經營和防疫兩相兼顧,更要自覺做好防疫工作,而且必須把防疫放在首位,這是保障顧客、業界自身以及公眾的安全和利益,業界絕不能掉以輕心,不能百分百按照政府要求、業界共識落實,就不能營業。業界不僅要做好自己,更要監督同行,不能讓個別違法違規的同行壞了防疫大計,損害業界的共同利益。

防止疫症社區傳播,與市民安全健康息息相關,確保檢疫令有效落實,人人責無旁貸。自3月19日起,政府要求所有海外抵港人士接受14天強制檢疫。檢疫令實施以來,由3月19日至26日,共有77人違反強制檢疫令,其中有40人是由市民包括途人、保安及親人舉報。食環署、警方等執法部門人手有限,難免存在「防疫盲點」,為己為人,市民都要參與防疫民間監督者的角色,主動了解防疫新措施的具體規定,積極舉報違反檢疫令的人士,協助政府把好防疫關。

儘管新措施會影響市民正常社交活動,但現在是抗疫的非常時期,希望泛暴派中人以市民的安全健康為重,急防疫所急,勿再以政治化挑起事端,置市民於疫症的威脅之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