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隨着內地疫情趨穩,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復工,消費者亦可能產生「報復性埋單」行為。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走訪上海多個商場與景點,發現不少知名地標出現大客流,似乎為了「彌補」此前「宅」在家的時光,有消費者在郊區一日遊後又來繁華地帶購物。
食物電子新品受歡迎
「我們都是朋友相約,早上在青浦(郊區)郊遊,下午就來到這裡購物,也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畢竟因為疫情的原因之前幾乎都很少出門,現在比較穩定了,又恰逢周末,就出來放鬆一下。」當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楊先生時,他正與朋友一行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一家網紅老字號前排隊等待購買特色青團,當日他也購買了一些衣衫鞋帽,全日花費超過2,000元(人民幣,下同)。
在線下實體店內,食物與全新電子產品是幾乎最受歡迎的商品,網紅青團店單日營業額線上線下大概已經有10萬元左右,蘋果、華為等品牌的體驗店中更是吸引了大量的粉絲。
有商場客流恢復七成
為了吸引消費者,商家也費了不少「心機」。上海環球港舉辦了首屆「花朝節」,結合古代傳統節日,營造美好、治癒、解壓、健康的環境吸引消費者。目前,環球港客流已達到去年同期的7成左右。
根據上海市官方公佈數據,上海文旅市場消費已逐步回暖,而在恢復開放以來,上海文化旅遊場館已累計接待市民遊客約170萬人次。其中,顧村公園每日限流6萬人,相關單位亦呼籲更多遊客可以通過手機等設備實現「雲賞花」,避免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