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肆牌作保護傘 走法律灰色地帶
為提升防疫措施,特區政府前日訂立新規例,要求全港卡拉OK、麻雀館及夜總會即日起關閉半個月,餐飲處所也必須暫停所有麻雀活動。但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發現,「關閉令」存有灰色地帶,有提供舞池、供食客跳茶舞的酒樓「舞照跳」,並發現酒樓的鵲局依舊旺場,其間更有雀友不戴口罩,攻打「四方城」時口沫橫飛,隱藏傳毒風險。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該酒樓以提供膳食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只需要申領食肆牌照,是法例的灰色地帶,政府應有效堵塞漏洞,以防持食肆牌的夜總會有機可乘。■圖/文:香港文匯報專題組、費小燁
在「關閉令」下,全港大部分的娛樂場都落閘休業,但就有人「舞照跳」。香港文匯報記者明查暗訪發現,坊間一些「平民夜總會」、即提供舞池跳茶舞的酒樓,昨日仍夜夜笙歌。記者昨日下午以顧客身份致電店方,職員毫不避忌地表示:「有得跳(茶舞),無關閉。」
職員把門 似只招待熟客
該職員還表示,茶舞分為日場及夜場,收費幾十至約百元不等。記者遂於傍晚到現場準備參加夜場,從酒樓對開的天橋上,見到酒樓所有玻璃窗都拉緊窗簾,走近後隔着門能依稀聽見裡面的音樂聲,似乎聲色犬馬生活未受疫情影響。
約6時半,記者以食客身份進內,上到1樓後便馬上見到提供舞池及十多張餐枱的包廂,有職員在包廂門口把守,似乎只供熟客消遣,走近時能清晰地聽到音樂聲,瞥見舞台被紫色的燈光照射着,台下則是暗黃的射燈。
記者表示想入內用餐聽歌,經理先上下打量記者,似乎不相信以記者的年紀會對茶舞有興趣,然後以「無歌聽、無舞跳」為由拒絕,並帶記者到另一邊包廂用餐。其間,記者多次途經舞廳包廂,而每當包廂大門打開,就見到裡面「歌舞昇平」,不但有人跳舞,台下亦有幾張枱坐着數十位食客,不時還能聽到喝彩聲。
專家:亟須堵塞法律漏洞
法律界人士指出,香港的牌照條例按收入來源分類牌照,該酒樓以提供膳食作為主要收入來源,跳舞又不作另外收費,所以只需要申領食肆牌照,並按最新對食肆的防疫規定經營,即每枱不多於4人、枱距不少於1.5米等,而毋須如夜總會般關閉14天。
他直言,這是法例上的灰色地帶,但無疑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政府應有效堵塞漏洞,以防持食肆牌的夜總會有機可乘。
包廂開枱 雀友不戴口罩
除舞廳包廂打擦邊球外,記者還發現該酒樓公然違法,繼續開放鵲局。記者見到該酒樓1樓走廊上約有十間麻雀包廂,還未走近便能聽到此起彼伏的麻雀聲和笑聲,包廂門上寫着 「南極霸主」四個大字,記者從半掩的門隙中見到其中一間竟至少有兩位顧客未戴口罩,依舊歡聲笑語「浴血奮戰」。
該酒樓不僅公然違反新例對禁鵲局的規定,酒樓洗手間的衛生狀況更令人咋舌,男廁3個馬桶竟無一可用,其中兩個沒有馬桶蓋,沖廁時病菌便會散佈空氣中,此外一個馬桶的邊緣更殘留着糞漬,未沖走的衛生紙及煙頭,令人膽戰心驚。
食環署發言人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該署並未就室內歌廳或有茶舞提供的室內處所發出特定牌照,但有關處所需遵守其他牌照規定,包括如有提供食物需領取食肆牌照,如有出售酒類就需領取酒牌,並因此而須遵守近日政府為控疫所推行的新規定。換言之,該間提供茶舞的酒樓只要按一般食肆規定,限制每枱不多於4人,每枱保持1.5米以上距離即「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