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網教挑戰】網教靠幽默 網學要多問

2020-04-06
■丘琪鴻(右)的研究,針對MOOCc總結出6大影響學生參與及投入學習的要素,對疫情下的網上教學亦有啟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丘琪鴻(右)的研究,針對MOOCc總結出6大影響學生參與及投入學習的要素,對疫情下的網上教學亦有啟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專家總結6大要素 互動助學生更投入學習

新冠肺炎疫情令本港長期停課,網上教學一時成了師生的必需品,如何有效推行是一門學問。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丘琪鴻從事相關研究多年,他完成的在線開放課程(MOOCs)研究,總結出6大影響學生參與及投入網上學習的要素,包括教學模式要問題為本、教師應熱情幽默、學生要主動學習並及時回饋等。他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進一步分享疫情下的網上教學經驗,並開始研究現行網上教學直播平台,發掘出更多改善指標。■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丘琪鴻早前完成「讓學生專注於在線學習: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s)給我們的經驗與啟示」研究,獲研資局優配研究金提供約26萬元資助,以探討網上教學有哪些因素有助加強學生的學習投入度,以及哪些因素會帶來消極影響,以幫助MOOCs設計者建立有效的課程設計原則,提升網上課堂、混合式課堂等的學生學習投入度。

研究選擇合共6門MOOCs課程作為對象,數據包括學生課程得分,學生在線問卷,電話訪談等,以測量學生的學習投入度,動機值及學習感知。

研究最終鎖定了6個影響學生參與和投入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問題為本的教學模式附以明確解釋,教師的「可用性」即有疑問時能找到老師,教師特質如熱情、幽默等,同學互動度,主動學習並及時回饋,以及滿足參與者學習需要或偏好的課程資源。

直播具即時性 更貼近面授課

丘琪鴻表示,網上教學大致可分為同步與非同步兩種,前者包括網上直播教學,後者則可能是錄製教學短片,或在網上提供教學資源等,供學生隨時隨地自行學習。MOOCs更多是屬於後者,而疫情下學校之間各施各法,難以一概而論,但研究結果還是可以帶來啟示,協助教師改善網上教學質素。

是次疫情下,丘琪鴻亦身體力行,利用網上教學替代餘下學期的面授課堂。大學現時普遍以直播形式講學,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登入網上平台上課。

「直播有助學生即時發問、互動和回饋,部分直播平台更可以做到分組討論、投票、舉手等功能,有些同學體驗過後都覺得跟面授課堂相當接近,亦更有動力上課。」丘琪鴻認為,大學現行使用的直播教學軟件,足以應付多數的教學需要,下一步有意針對此軟件進行更深入研究,冀發掘更完善的教學設計及模式,使其更貼近面授教學。

同學拒「露面」 老師難猜反應

不過,硬件即使再完善,亦不見得可以完全解決「人心」問題。丘琪鴻笑言,現時直播教學遇到的最大難題在於同學們抗拒「露面」,「好多同學或擔心房間不好看之類,大都不願打開鏡頭,令我好似對住幅牆講玹搳A感覺上無咩『癮』,亦較難知道學生當下狀況,例如會唔會覺得好悶之類」。

他表示,面授課堂一般只需觀察同學表情,便可以掌握多少同學正留心上堂,又或者多少人明白教學內容。如今同學抗拒「露面」,對教師而言無疑是頗大限制,因此也只能盡量呼籲同學打開鏡頭,多加使用直播軟件預設的「自製背景」功能,鼓勵同學安心露面,加強課室的互動溝通。

丘琪鴻又分享指,部分同學曾向他抱怨個別講師於直播「齋講兩個鐘」,非常沉悶。

為此他建議同步網上教學除了需要加強即時回饋及分組討論外,一次的教學時間不宜太長,如教學短片可考慮控制在6分鐘內,亦不妨多用小測做間場,「例如可讓學生看短片或資料,小測,再放下個教學短片或資料,小測......」,相信會比單純講學為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