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是香港基本法頒佈30周年紀念日,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撰文指出,當前「一國兩制」的實踐已經進入了「五十年不變」的中期,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逐步顯現,要堅守「一國兩制」事業初心,堅定憲法和基本法制度自信。全面準確貫徹實施「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不二法門,香港只有形成尊崇「一國兩制」、準確有效落實基本法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才能從根本解決深層次矛盾,維護繁榮穩定。特區政府應不斷加強落實憲法和基本法的制度,建立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的基本機制,同時通過教育引導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懂得並且遵守基本法,為香港同心奮進奠定共同政治基礎。
基本法頒佈30年來的事實已經證明,「一國兩制」是香港順利回歸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不可否認,香港近年在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挑戰。 違法「佔中」和去年以來的修例風波,顯示有少部分港人對基本法缺乏正確認識,各種對基本法的誤導和曲解大行其道,衝擊「一國兩制」底線,破壞香港的法治安定。
基本法是中央和香港各界對香港制度安排最大共識的法律體現,是確保「一國兩制」在港全面準確落實的定海神針。此時此刻,重溫「一國兩制」的初心,回顧總結基本法制定和實施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對香港迎接考驗、突破困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唯有如此,才能「不為一時之曲折而動搖,不為外部之干擾而迷惘」。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饒戈平表示,香港的出路不在騷亂、暴力,而在法治、穩定;不在脫離祖國、依附外力,而在同祖國相互依存、發揮香港自身正能量。堅守香港基本法就是把握了走出困境的正確方向。
香港回歸祖國是一個重大歷史轉變,從憲制秩序到政權機構,從輿論環境到社會主流價值觀,都應當順應這一歷史轉變,適應「一國兩制」實踐要求。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基本制度,加強對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特別是針對公務員和青少年展開正確的基本法教育,不僅是香港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而且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18萬公務員是特區政府有效施政的最重要依靠,也是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的重要力量。基本法第九十九條訂明,公務人員必須盡忠職守,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公務員守則亦規定,公務員必須奉公守法、盡忠職守、不偏不倚、政治中立。目前公務員入職考試,雖已訂明必須通過基本法考試,但這顯然並不足夠。公務員事務局正在考慮要求所有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這才是必須的基本法律制度安排。同時,公務員領會掌握基本法、自覺維護「一國兩制」天經地義、責無旁貸,特區政府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訓、檢討恒常機制,讓公務員牢牢掌握對憲法和基本法的正確認識,並且落實在行動上。
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加強青少年的基本法教育,對香港「一國兩制」事業薪火相傳意義重大。一方面,基本法教育要納入各級學校的課程和考試之中,課程和考試內容必須接受嚴格考核;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通力合作,舉辦持之以恒、形式活潑的多元化活動,潛移默化引導青少年踐行「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培育香港長治久安的良好社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