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先向華商聚集市場派發 協助與醫護溝通送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欣欣 連線莫斯科報道)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連線採訪當天,俄羅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莫斯科德和衡律師事務所主任原毅異常忙碌,受中國駐俄大使館委託,他正參加為在莫斯科的華僑華商派發防疫物資的工作。根據官方發佈,目前在俄羅斯的華人數量大約16萬,在莫斯科又佔大多數。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和各大商會、僑團一直積極籌集防疫物資和藥品,分批次為僑胞提供援助,尤其優先派發給近日備受關注、華商集聚的莫斯科薩達沃市場和柳布林諾市場的華商手中。
4月14日,黑龍江發佈了對綏芬河口岸前期輸入確診病例累積322例全部完成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是在莫斯科的柳布利諾和薩達沃市場中感染的。4月12日,上海衛健委通報,一架從莫斯科飛往上海的204人航班,檢測出了60例確診病例,這60例也基本都是來自這兩個市場的華商。
近千華商賓館隔離 一度現恐慌
「從俄羅斯疫情開始嚴重,各項防控舉措出台,大市場關閉,國內又陸續出現了很多從這裡回中國的確診病例,留在這裡的華商一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原毅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說,這兩個市場是莫斯科華商聚集地,是中國生產的輕工業產品銷售到俄羅斯各地的主要平台。疫情之前,他們大多集中住宿,有自己的生活圈子,集中感染風險比較高,再加上大多數人俄語並不太好,與俄羅斯防疫人員和醫護人員溝通不暢,俄羅斯當地人對疫情又不夠重視等一些不確定因素,容易互相觀望,着急回國。
「大市場封閉後,目前還有近千華商集中住在市場內的賓館隔離。由於看到了長途跋涉回國帶來的感染風險更高,而且莫斯科政府也採取了更多醫療隔離等措施,防控要求也更嚴格了,大家基本上把心態放平穩了,安心在住地隔離。」原毅說,中國大使館和在這裡的各商會、社團做了大量積極的工作,協調防疫物資,優先發放到市場周邊華商聚居的賓館,保證能夠發到每個人的手上。防疫物資包中包括一個香囊、連花清瘟膠囊、口罩,還有防疫手冊。
醫生自發視頻會診 社團伸援手
原毅表示,僑胞當中確實有一些感染病例,「我就接到過不少求助電話,面對這些人群,我們第一時間向大使館進行報備,幫助俄語不太好的華人跟醫護人員溝通。特別嚴重的,就撥打這邊的緊急救助專線,送往醫院救治。」他說,目前收到反饋來看,無論是救治醫院的條件,還是醫護人員對華人的態度,大家都比較滿意。各大商會和社團積極收集大家的各種信息,協助使館了解大家的需求,提供各種援助,這些做法都對華人的心態穩定、安心防疫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莫斯科工作的醫生,包括很多中醫,臨時組成了醫療援助組,通過微信等手段,線上遠程為大家提供醫療諮詢、視頻診斷和教授救治方法。」原毅說。
中國專家組教防疫 線上答問題
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12日在莫斯科還舉行了防疫主題活動,專家組通過視頻連線向8個分會場的留學生、華商、企業代表等華人,講解新冠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從個人防護、隔離方法、家居消毒、日常清潔和社區防控等方面介紹了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中醫專家從食藥療、日常保健和季節性調理等方面講解了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有關方法,並線上解答問題。「目前,我們還正在協商,邀請中國醫療專家到達華商聚集隔離的賓館內部為大家提供診治和諮詢指導,如果能夠實現,這對於華商積極有效防疫會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