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特稿】研引反恐條例 起訴恐怖活動

2020-04-21

黑暴肆虐香港以來,本土恐怖主義日逐漸抬頭。去年下半年起,涉及爆炸品的案件有11宗,警方檢獲大批外國恐怖分子經常使用的TATP炸藥、金屬水喉或鐵釘炸彈,更曾在一個月內檢獲5支真槍。今年農曆新年以來,又發生4宗在公眾地方放置遙控爆炸裝置的案件。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早前屢次公開指出,這些行為已非常接近本土恐怖主義,並正研究將部分嚴重案件以《反恐條例》起訴。

由去年6月至今年1月期間,爆炸品處理課共處理162宗有關爆炸品的案件,同期接獲59宗有關炸彈恐嚇的案件,而去年全年處理的爆炸品案為187宗,較前年的116宗增加六成。

3案6人被控

1月27日明愛醫院男廁爆炸、1月28日深圳灣口岸港方垃圾桶檢獲遙控爆炸裝置,及2月7日羅湖站列車座椅下又發現兩個炸彈。警方迅速偵破連環3宗炸彈案,檢獲3枚土製炸彈和多達2.6噸可用於製造炸彈的化工原料,合共拘捕12男5女(21歲至53歲),其中6人已被控「串謀導致相當可能會危害生命或財產的爆炸」罪。警方正研究改由《反恐條例》起訴。

鄧炳強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該等案件的被捕者行為和意圖,存在「恐怖主義」的元素,包括行為是否嚴重暴力、大型破壞、針對重要設施作出破壞、針對大型人命傷亡;以及看意圖,包括是否要脅政府、要脅市民而作出行為,因應政治、宗教或思想上的意圖等。如果這次成功更改控罪,將會是2002年該條例立法以來,首次以《反恐條例》提控。

在上月26日,警方再於小西灣龍躍徑一石屋破獲一個替黑暴製造彈藥的「兵工廠」,檢獲一批製造鋼珠炸彈的原料、製造子彈的工具,包括逾800粒彈殼、200粒彈頭和一些黑火藥等,4名男子包括兩名大專生被捕。

實際上近期頻生的黑暴暗藏白色粉末的恐嚇信,以及昨天寄到警察總部的郵包炸彈,再次在全港範圍散佈恐怖氣氛,每次警方均需疏散在場人員,由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到場處理,警方已將一系列案件併案調查是否有關連,設法揪出背後的恐怖主義分子。■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