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特稿】抱家國情懷 弘西遷精神

2020-04-24
■ 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們漫步校園梧桐道。 受訪者供圖■ 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們漫步校園梧桐道。 受訪者供圖

大樹西遷,葳蕤生輝。陝西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專程赴西安交大參觀西遷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交大西遷博物館坐落於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上世紀50年代,一批交大人響應黨的號召,「打起揹包就出發」,從上海遷至西安。博物館二層和三層展廳,分別呈現了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習近平仔細端詳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在一層大廳,習近平親切會見14位西遷老教授,祝願他們身體安康、家庭幸福。

創過百項科研「第一」

習近平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習近平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征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自1956年西遷以來,西安交大創造了百餘項國內外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一」,為國家貢獻了29,000餘項科研成果,「 西遷精神」也成為整個國家永不磨滅的寶貴精神財富。

力學泰斗解百年難題

在如今的西安交通大學,「西遷精神」不僅是一座豐碑,同時更是讓每一位師生銘於心、刻於骨、立於言、踐於行、成於效。一年多前,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有幸專訪了西遷老教授俞茂宏先生。60多年前,剛剛20出頭的俞茂宏胸懷滿腔熱情一頭扎進西安。此後的時間裡,他甘守清貧,獻身國家科研事業,其提出的統一強度理論,不僅解決了中國科學領域百年難題,同時也第一次在世界力學領域發出中國的聲音。

雖然早已功成名就,但俞茂宏幾十年如一日,身居斗室、淡泊名利,常年與書為伴,潛心為國著述。近年來,由於長期高強度的工作,俞茂宏患上眼疾,而且瀕臨失明。當得知這一消息時,俞茂宏不但沒有停下工作,反而立即延長了每日工作的時間,利用一切條件展開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他說:「我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些研究,多寫幾本書,讓中國聲音在世界力學領域更多一些更響亮一點。如果因為我的眼睛不能完成,給國家給學校留下遺憾,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倡建「絲路大學聯盟」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幹祖國最需要的工作。」俞茂宏教授身上所展現的家國情懷與赤膽忠誠,正是「西遷精神」的真實體現。2015年,西安交大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的大學「絲路精神」,倡導成立了「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吸引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所高校加盟。

2017年2月26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主體工程全面開工,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以「國家使命擔當、全球科教高地、服務陝西引擎、創新驅動平台、智慧學鎮示範」為目標,在4個領域上建立了8大平台、26個研究院和100多個科研基地,將服務學科交叉、軍民融合等國家重大科學研究,主動探索21世紀現代大學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態和新經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