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特稿】形成自發獻漿 構建良性供給

2020-05-18
■捐獻者在獻漿前須經過嚴格核查。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逍 攝■捐獻者在獻漿前須經過嚴格核查。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逍 攝

血液製品臨床應用廣泛,涉及內外婦兒、重症醫學、創傷急救等諸多學科,尤其在血友病、肝腹水、免疫缺陷、凝血障礙、產婦大出血、創傷大出血等方面不可或缺。廖昕晰說,經歷疫情後,內地公眾對血液製品有初步認知,但依然存在不少誤區,譬如,認為獻血漿就是「賣血」,獻血漿不安全,血液製品企業是牟取暴利的「血霸」等,這限制了血漿採集規模的擴大。

出台多項法規加強監管

他稱,「血液製品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傳遞愛與生命的善舉。內地近年來就單採血漿站建設及血液製品生產連續出台多項法規,加大了監管力度,不僅對獻血漿者年齡、身體健康、檢測項目、登記手續有規定標準,還對單採血漿站設置嚴格審批程序。在單採血漿站,捐獻血漿只能通過單採血漿機採集,拒絕手工採集;同一個人兩次獻血漿間隔時間不得少於 14天,每次量不得超過 600克。『有償獻漿』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對獻漿者進行一定的務工、交通補助。對於血液製品企業而言,原料稀缺、不易獲得,同時人才、資本、技術等高投入資源要素佔比大,成本高昂。自2015年放開最高零售價以來,內地血液製品企業開始階梯式提價,但提價後仍遠低於境外價格。只有靠大眾自發獻血獻漿,企業集約化發展,盡可能降低藥品價格,才能形成社會良性循環。」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