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600公里高速磁浮樣車成功試跑

2020-06-22
■高速滋浮車成功試跑,標誌着中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新突破。 香港文匯報山東傳真■高速滋浮車成功試跑,標誌着中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新突破。 香港文匯報山東傳真

5編組工程樣車正研製 轉變大眾交通工具尚需時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春麗、通訊員 鄧旺強 濟南報道)21日,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四方」)承擔研製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着中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新突破。「在多工況試驗條件下,車輛懸浮導向穩定,運行狀態良好,各項關鍵技術指標符合設計要求,達到設計預期。」據高速磁浮課題負責人、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丁叁叁介紹,高速磁浮是包含車輛、牽引供電、運控通信、線路軌道四大系統在內的強耦合系統,通過樣車線路試驗,可以初步驗證動態條件下高速磁浮各系統間的接口關係和耦合特性,為系統及核心部件關鍵性能的驗證與優化提供支撐。

中車四方聯合同濟大學等研究單位開展了此次試驗。在磁浮試驗線上,試驗樣車首次進行系統聯合調試,開展了多種工況下的動態運行試驗,包括不同軌道樑以及道岔、小曲線、坡道、分區切換等,完成七大項200多個試驗項點,對懸浮導向、測速定位、車軌耦合、地面牽引、車地通信等關鍵性能進行了全面的測試。

工程樣機系統料年底下線

此次試驗樣車成功試跑,實現了從靜態到動態運行的突破,獲取了大量關鍵數據,高速磁浮系統及核心部件的關鍵性能得到了初步驗證,為後續高速磁浮工程樣車的研製優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據介紹,高速磁浮項目研發目前進展順利,試驗樣車成功試跑的同時,5輛編組工程樣車的研製也在穩步推進中。按照計劃,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樣機系統預計在2020年底下線,將形成高速磁浮全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未來,通過高速磁浮示範工程建設,進行時速600公里線路運行等相關工作,可以推動該技術的持續創新和產業化落地,拉動中國高端裝備製造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試跑成功是否意味着很快就能搭乘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了呢?從目前狀態看,高速磁浮列車真正轉化為大眾交通工具,還需要一個難以跨越的高速工程試驗過程。以德國和日本為例,高速磁浮技術的研發、改進、成熟的時間分別經歷了40多年和近50年的歷程。

前景廣泛可緊密聯繫香港內地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黃靖宇教授說,高速磁浮應用場景豐富,長大幹線可用於經濟發達的超大城市之間,中等線路則應用於區域經濟城市集群之間的高效聯繫,還可以應用於大城市的機場、高鐵、地鐵等交通樞紐之間的快速連接。

以北京和上海為例,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可以將兩地交通時間控制在兩個半小時之內。黃靖宇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個人看好上海-寧波-福建-廣州-香港的線路,如果有這樣一條磁浮線路,就可以把香港和內地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充分發揮香港和內地的優勢。

對於高速磁浮線路的投資建設,線路本身的投資相比高鐵鐵路的投資並沒有高出太多。高速磁浮系統為現代信息技術與先進機電技術相結合的智能化無人駕駛系統,維護費用比較低,具有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優勢;磁浮列車運量大,與航空相比具有使用電力可再生能源的優勢,且不受惡劣天氣影響,可以實現全天候運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