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生育技術進步 道德挑戰更大

2020-06-30
■ 複製技術愈來愈成熟,複製羊已不是新鮮事。 資料圖片■ 複製技術愈來愈成熟,複製羊已不是新鮮事。 資料圖片

首隻複製羊多莉在1997年亮相時,社會上出現各種爭議,認為如果將同等的科技放諸人類身上會破壞宗教、社會等傳統價值觀。踏進21世紀,相關科技的爭議聲仍然不絕,更多國家探討複製技術和一些受爭議的議題,包括安樂死、器官買賣、基因檢測等。科學與科技的出現究竟是改善人類的生活素質,還是為人類帶來更大挑戰?當中的道德爭議又源於什麼原因? ■林曦彤 特約資深通識科作者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公共壎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有關香港「代母產子」的評述

壎芵p指出根據《人類生殖科技條例》第十七條禁制屬商業性質的代母安排,法例寫明任何人不得在香港或其他地方提出或參與、要約等任何方式,以商業交易進行代母安排,一經定罪,初犯最高可處罰25,000元及監禁6個月。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前主席表示,本港有法例管制人類生育,但只給予不能生育孩子夫婦的機會,同居男女或同性情侶等一律不准許。

聘請代母必須符合兩個大條件,第一是當中不能涉及任何商業成分;第二是嬰兒的基因必須來自該夫妻,精子及卵子都需來自這對夫婦,不育是由於該婦女的子宮出現毛病,所以透過抽取卵子及丈夫的精子,在試管中結合,再借代母的子宮孕育嬰兒,因此代母與嬰兒無基因關係。另外,香港法例訂明懷孕及生產者(包括代母)最終擁有嬰兒所屬權,如代母生產後不願將嬰兒交還,即使事前有協議訂明,委託人也無計可施。由於香港對代母生育有這些嚴格的規管,想找代母的人往往會到海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家對這句話一點也不陌生。時至今日,傳宗接代仍是不少人視為婚姻中必要的「任務」。既然「有後」是如此重要,我們是不是有必要嚴肅對待「代母產子」這個問題?當傳統道德觀念出現衝突時,法律總會平衡對社會衝擊和個人自由之間的角力。一對夫婦如果不育,而他們又認為孩子是構成一段美滿婚姻的必要元素的話,法律上應該容許他們通過代母產子擁有孩子嗎?港人愈來愈遲婚,但高齡較難懷孕,致不少夫婦尋求生殖醫學輔助。有生殖醫學中心近年接獲因不育求診個案不斷增加,當中以30歲至35歲的求診者升幅最多。有生殖醫學專科醫生指,近年改以輕柔方式使卵巢產生8個至10個卵泡即可,有助減少卵巢因過度刺激而產生的多胎妊娠等健康問題,胚胎荍犰言率由一成五升至兩成四。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有關內地夫婦來港進行基因檢測的報道

人類基因盛載大量信息,決定人的身形、髮色、膚色、是否有先天缺陷,以至患上某些疾病的風險等。

基因檢測應用很廣,能夠篩選出有變異的基因,如產前遺傳病診斷、癌症早期偵測、診斷治療、新生兒篩選、刑事鑑定等,有助盡早進行健康和醫療管理。

近年內地孕婦被詬病濫用基因檢測。內地常年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囿於「重男輕女」、「湊個好字」(一男一女)等觀念,不少內地夫婦來港利用基因檢測驗胎兒性別,若性別「不理想」就會墮胎。內地法例禁止對胎兒鑑定性別,香港則無規管。■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你是否贊成香港應該放寬有關代母產子的法律,令更多有需要人士享有此等服務?參考資料,並加以解釋。

(b) 基因檢測技術如何影響中國社會的傳統觀念?試舉出三項,並加以解釋。

全球化+公共壎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世界壎芠梒揹痐葺劑

世界壎芠梒摒O聯合國轄下指導和協調壎肭暋D的機構,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壎芠梒插A職能包括疾病監測、預警和應對:

.領導全球應對壎籵が,在需要聯合行動時參與;

.擬定壎肮膍s議程,促進開發、轉化和傳播相關知識;

.擬定壎苀W範和標準,促進和監測其實施;

.闡明道德立場和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方案;

.向各國提供技術支援;

.監測和評估全球壎芩芘捸C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國際合作抗疫限制

全球化下,不同的全球性議題日益增加,單一主權國已很難獨立解決問題。因此,世尷熔捰足O將壎芚欓陞球共同責任,共同維持保健及對抗威脅。其職能除了指導和協調壎肭暋D,還包括疾病監測、預警和應對,為各國提供技術支援。有意見指世尷韘~名過於實,主要源於經費短缺,除愛滋病研究經費尚算充足之外,其他傳染病研究的資源捉襟見肘,一些本屬世懦ヲV病監控工作的經費也緊縮,往往要在爆疫後才有希望提高經費上限。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世界壎芠梒替章麍怉g情況

2012年9月中東出現「新SARS」個案,2013年5月世嬪滽f毒正名為「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此病毒是SARS病毒的近親,也出現有限度的「人傳人」。歐美、亞洲等地出現病例,大多數病人曾到中東旅遊、居住或工作。根據《國際壎舠屭牷n,世壎l集國際專家成立有關「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的「突發事件委員會」研討,並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和風險評估。世擎繾隆w期公布疫情最新消息,包括有個案的地方、個案數目及死亡人數等。除了鼓勵會員國繼續監測並認真審查異常情形,世彌M家也提出壎竻瑋N指導和應對措施。

伊波拉病毒於1976年在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首次出現,人類感染的死亡率可高達90%。2014年3月起,西非地區持續出現病例和死亡個案,世彌N之列為「國際關注緊急公共壎籵ぁ鞳v。後來,世懇o布「路線圖」指導和協調國際的應對行動,目標在6個月至9個月內阻止伊波拉散播全球,建議加強醫護服務、國際協作調動壎芵篞蔥央C及早發現和隔離病患、追蹤和監測接觸者、嚴格遵循感染控制等已能控制疫情。世壎蝔謆q壎肏O健標準預防措施的備忘錄,措施包括護理時使用基本的感染控制方法:講究手部壎矷A使用個人防護裝備來避免直接接觸血液和體液、預防針扎和銳器造成的傷害。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歸納並說明世界壎芠梒揭p何協助預防疾病擴散。

(b)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全球化如何影響國際防疫工作的部署和進行。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壎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有關危害食物安全例子

年份︰2011

地區︰日本福島

詳情︰港府在當地發生核事故後限制進口該區食品,至今仍監測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含量。

年份︰2014

地區︰台灣

詳情︰本港貿易公司「金寶運」涉竄改豬油用途,把「只可用作動物飼料」的豬油售予台灣強冠,油廠的出售單據則改為「適宜人類食用」。

年份︰2015

地區︰台灣

詳情︰香港先後有八十多人進食「洪瑞珍」三文治後懷疑食物中毒,出現腹瀉、腹痛、發燒和嘔吐徵狀。食安中心其後宣布禁止洪瑞珍三文治在港出售。

年份︰2016

地區︰江蘇

詳情︰該地供港大閘蟹驗出二噁英含量超標。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香港食物監察計劃食物樣本分配情況

食物組別            樣本數目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監察項目

水果和蔬菜   29,262(45%)  29,775(46%)  29,114(44%)

肉類和家禽   5,308(20%)   4,554(19%)  5,001(19%)

水產類食品   4,518      4,704     4,810 

穀類      2,837      2,994     3,162 

奶類、奶類製品 7,382(11%)   9,110(14%)  9,940(15%)

和冰凍甜點

其他      8,771(14%)   8,753(13%)  8,311(12%)

跟進項目

所有食物組別  6,354(10%)   5,524(8%)   6,656(10%)

總計      64,432(100%)  65,414(100%)  66,994(100%)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有關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報道

審計報告揭發,食物安全中心負責的海陸空進口食物檢測程序,皆出現把關不足問題,且漏洞處處,有利進口商逃避檢查。審計署在運抵文錦渡的28個高風險類別食物批次審查文件中,發現一批共432箱的冷藏牛肉餅,在無進口許可證的情況下進口。審計署發現,食安中心就空運進口食物的20個批次實物檢查,中心人員每批只檢查一箱食物,即使一批有多達831箱食物,也只檢查其中一箱,佔貨量百分之零點一。檢查文件方面,從陸、空路到港的食物檢查均出現問題。審計署調查空運到港食物期間,138張進口許可證中,有134張也屬無證明文件下簽發,比例高達九成七;陸路方面,審計署發現,其中有一次,有24輛須接受檢查車輛,其中4輛成功逃避文錦渡辦事處檢查。有立法會議員稱,審計報告顯示食安中心進口檢測制度面臨崩潰狀態,中心未有按指引辦事等同向業界「鬆章」,不可接受;並表示食安中心沒有認真監管,認為中心需提出改革方案。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指出和解釋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食品安全把關方面出現的不足之處。

(b) 參考資料,食物品質和安全性可能會對公眾健康造成廣泛影響,針對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規管不足的問題,試從本地和國際層面,提出兩個可行的改善措施。

各地食物安全問題時有聽聞,不但因為商人為了謀取暴利而用盡各種方法製造黑心食品,還有快速城巿化和工業化對環境造成污染,致令動植物吸收毒素,並將其帶進食物鏈,對人體造成損害。本港初級生產行業萎縮,主要靠入口食物來供應日常所需,故黑心食品無可避免流入本港巿場。食物安全問題是一個重要議題,各地正面臨茪偵糬鼓咻w全問題?香港和內地又實施了什麼措施來對付這些有問題食物?未來,政府又可以怎樣遏止問題食物的出現?

總 結

各地食物安全問題時有聽聞,不但因為商人為了謀取暴利而用盡各種方法製造黑心食品,還有快速城巿化和工業化對環境造成污染,致令動植物吸收毒素,並將其帶進食物鏈,對人體造成損害。本港初級生產行業萎縮,主要靠入口食物來供應日常所需,故黑心食品無可避免流入本港巿場。食物安全問題是一個重要議題,各地正面臨茪偵糬鼓咻w全問題?香港和內地又實施了什麼措施來對付這些有問題食物?未來,政府又可以怎樣遏止問題食物的出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