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創造由亂轉治根本轉機 國安法助香港重新出發

2020-07-02

昨天是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紀念日,適逢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第一天。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有人形容為香港「二次回歸」的起點。毫無疑問,香港國安法是香港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為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糾偏,完善「一國兩制」制度和執行機制;加固法治,對危害國家安全的極少數人高懸法治利劍;重塑管治、改善社會治理,扭轉、消除困擾施政的各種亂象;為下一代打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讓「一國兩制」實踐後繼有人。香港由亂到治,實施香港國安法是一個新起點,在國家堅定強大後盾支撐下,特區政府和各界要攜手共進,切實強化港人對國家民族和「一國兩制」事業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實現「二次回歸」,香港重新出發,任重道遠。

「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制度創新,在實踐中難免坎坷和干擾。回歸23年,香港「一國兩制」實踐中,「一國」和「兩制」的關係未能很好擺正,「一國」之本沒有得到應有的足夠重視;與此同時,香港有一些人長期刻意只強調「兩制」中香港的「一制」,甚至以香港的「一制」對抗「一國」、以香港的「一制」否定國家根本制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國兩制」的落實走樣變形,違法「佔中」、旺角暴亂、反修例風波等挑戰「一國兩制」底線的違法暴力活動層出不窮,令「一國兩制」實踐有脫軌墮崖的危機。

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香港國安法具有強烈針對性,重點解決維護國家安全、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反對外來干涉等問題,立法目的就是為了鞏固「一國」之本、「往一國的方向拉近一點」,確保 「一國兩制」實踐行得更穩、走得更遠。

香港國安法填補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漏洞,形成巨大的法治震懾力。去年的修例暴亂,就是一場直接危害國家安全、衝擊「一國兩制」原則底線的「港版顏色革命」。然而,香港沒有足夠法律制度及機制去制止、懲治,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香港中聯辦、立法會這些代表國家和特區權力象徵的機構都受到衝擊,普羅香港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難言有保障,香港法治文明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香港國安法有針對性地懲治四種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對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人高懸法治利劍,對反中亂港的內外勢力形成巨大震懾,充分保護絕大多數香港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所享有的各種權利自由,包括充分保障在香港的外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自香港國安法立法啟動以來,反中亂港分子雞飛狗走、「港獨」組織瓦解土崩,足以顯示香港國安法振法治、護國安、保穩定的「定海神針」作用。

有效管治始終是任何地方得以發展的最直接因素。回歸以來,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未盡人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管治受到百般阻撓,反對派政客長期騎劫立法會,變本加厲拉布流會,導致施政寸步難行,民生福祉受損;個別訟棍、搞手濫用司法覆核,令不少有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重大建設、惠民措施遭狙擊拖延;修例風波中,一些公務員不能效忠基本法和香港特區的問題顯現,直接影響特區政府的管治效能。如今,切實執行香港國安法,能確保行政、立法等特區政權機關履行職能不受干擾,對立法會議員依法依規行使權力、公務員盡忠職守、市民合理使用司法覆核等權利,劃出明確紅線,可以從根本上防範、杜絕管治效率不彰的問題,有利特區政府重塑管治,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民生、造福市民。

香港管治效能不彰,也投射在香港社會治理中長期存在的問題上。有少數傳媒及所謂傳媒組織,打着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旗號,報道立場偏頗、譁眾取寵, 更催生一大批「無王管」的網媒、「黑記」,在修例風波中大肆造謠傳謠,為鼓吹違法暴力、癱瘓政府管治推波助瀾;有一些教師、律師等專業團體和人士高度政治化,不尊重、遵守專業操守,反而肆無忌憚地鼓吹「違法達義」、「以武抗暴」,煽動仇警仇政府的反社會情緒,荼毒年輕人,誤導學生淪為違法暴力抗爭的棋子。修例風波中有3,000多名學生被捕,前途蒙污,令人痛心之餘,正顯示包括教育在內,香港多方面的社會治理出現重大問題。香港國安法的實施,為香港解決社會治理亂象帶來重要轉機,將發揮明辨是非、撥亂反正的積極作用。

不過,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二十三年積累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解決。但有中央一以貫之的信任和支持,特區政府和廣大市民一定會對未來充滿信心,更竭力擔當,齊心協力,用足用好香港國安法,讓香港步入「一國兩制」實踐的新階段。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