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年前,徐揚生放棄豐厚待遇,從美國回到中國在香港任教,多年來不僅在科學領域發光發熱,還致力推動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合作。10多年前,徐揚生帶領團隊為香港中文大學在內地的合作調研,選定深圳作為發展城市,隨後他出任港中大(深圳)的首任校長。從美國到香港,再到深圳,徐揚生對於特區的發展有着特別的感情:「我是浙江人,但是我對深圳的熱愛,已經超過了家鄉。」
他回憶,10多年前帶領團隊到內地調研,深圳人口的平均年齡才28歲,而當時香港的則是43歲。「全世界很難找到這麼年輕的城市,那麼多年輕人為什麼到這裏來,是有道理的,發展好,有機會,其次是這裏的人不在乎你的背景。這既是特區當下最大的吸引力,也是特區未來發展最大的潛力。」
對特區未來的展望,徐揚生說,希望深圳對標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而不是跟周邊的城市對比。「深圳地域不大,發展需要更多的腹地,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所以周邊的發展也很重要。」
他認為,過去深圳特區的發展與香港密不可分,可以稱之為兩個兄弟,未來與香港的結合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發展契機。但當前兩地合作由於各種原因還比較局限,兩地交流應該從社會層面開始,例如工業界,學校,而不是僅僅靠政府主導。他建議大學之間加強交流合作,甚至推行學分互認,「波士頓大學和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學校有很多學分可以互認,我們不一定所有的學校都互認,但可以在一部分學校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