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壎

2020-09-01

資料C:新加坡聘用海外醫生模式

新加坡十多年前面對本地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自2003年起成立準外醫學院認證制度,容許從「免試院校名單」上的畢業生在資深醫生監督下有限度註冊執業,負責規定的臨床工作,為期兩年至四年。待監督期結束後,表現理想者可正式註冊。措施實施至今,問題逐漸紓緩,每千人口有2.3名醫生;故當局早前將名單上的院校由160間刪減至100間,重新收緊門檻。

在新加坡執業近20年、曾在當地負責監督海外醫生的方醫生指出,新加坡的成功,有賴在「免試院校名單」下,設立完善的監管機制,確保海外醫生符合國內水平;加上新加坡是文化和語言多元的國家,對外來人才接受程度高,英語是日常用語,病人可與海外醫生無障礙溝通。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D:有關香港聘用海外醫生的方案

醫學界的方案

.海外專科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壎芵p或兩間大學醫學院工作至少三年,當中18個月需由通過執業試後起計、做滿相當於公立醫院臨床(涵蓋直接或間接為病人提供治療)經驗的服務,才可豁免實習。

病人組織的方案

.海外專科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壎芵p或大學醫學院工作三年,當中三個月須從事臨床工作,或大學醫學院的教學工作,或其他由醫委會認可的相關工作,通過執業試後可免實習。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評估現有的政策是否足以解決由人手引致的公營醫療服務質素問題。

(b) 有人認為「香港仿效新加坡為部分海外醫生免試能有助紓緩公營醫療壓力」。你是否同意這個說法?參考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