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專家:7nm芯片量產目標或延後

2020-10-06
■中芯國際對外證實已受美方出口限制,對於未來的生產經營可能會產生重要不利影響。圖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園區。 資料圖片■中芯國際對外證實已受美方出口限制,對於未來的生產經營可能會產生重要不利影響。圖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園區。 資料圖片

中芯國際受美國出口限制 或損供貨華為高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最大芯片代工廠、總部位於上海的中芯國際10月4日晚對外證實已受美方出口限制,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限於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後,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專家表示,美方出口限制可能令部分原材料和設備供應受影響,拖慢中芯國際先進工藝研發量產進程。

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其用於芯片代工的設備和材料依賴於國外廠商。中芯國際表示,正在評估該出口限制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基於部分自美國出口的設備、配件及原材料供貨期會延長或有不準確性,對於未來的生產經營可能會產生重要不利影響。

中信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徐濤表示,中芯國際用於芯片代工的設備和材料離不開美國廠商。美國出口限制,直接導致中芯購買來自美國和部分國際公司的設備材料以及備品備件時遇到阻礙,甚至有斷貨的可能。在設備層面,刻蝕、清洗、氧化擴散、離子注入、薄膜沉積、檢測等環節需要的設備,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等美國廠商所佔比重很大。2019年美國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泛林集團分別是中芯採購額第一、第三的供應商。同時,中芯與美國及國際客戶合作也可能受到影響。

另外,出口限制也可能令中芯國際先進工藝的研發進程受到阻礙。有行業專家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出,中芯國際目前最先進工藝製程只有14nm。截至2020年二季度,先進製程14-28nm營收佔比僅為9.10%。從營收比重來看,先進製程營收佔比有限,對整體業績影響不大。但與此同時,先進製程的工具通常包含美國技術,中芯國際此前規劃在2021年量產10nm製程,7nm製程目標是在2023年進入量產,這個時間表可能需要重新規劃。

專家指,中芯國際受制裁,可能進一步影響向華為供貨,還可能影響到中芯國際的美國客戶,如高通,進而影響到全球部分芯片產品的供應。截至二季度,美國客戶向中芯國際貢獻21.6%的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約六個百分點,高通被認為是其主要的美國客戶。

已儲備關鍵設備及零部件

業內普遍預計,此次美國制裁令中芯業務受到影響,但不會讓中芯停擺。中芯作為一家運營20年、擁有成建制幾十萬片月產能的成套設備、成熟工藝、多種技術和多元化的供應商,在華為事件後,中芯憂患意識更加強烈,早已強化底線思維,對包括設備、備件、原材料、國際客戶等上下游產業鏈都做了兩手準備。比如,原材料上儲備充分,北美客戶營收佔比大幅降低,國內客戶營收比例提升。現在中芯已在國內科創板上市,目前擁有超過千億人民幣的現金,為過冬和持久戰作好了全面的後勤保障。

在確認美國出口管制之前,有媒體報道稱,中芯國際已經儲備大量關鍵生產設備和重要替換零部件。《日經亞洲評論》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中芯國際從美國、歐洲和日本供應商那裏購買的產品超過了該公司2020年的需求。採購的產品包括用於關鍵生產工藝的機械,例如蝕刻、光刻、晶圓清潔和測試,以及價值超過一年的易損件,必須定期更換這些易耗件,以確保機器正常運轉和日常運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