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思旋天地】重陽節的風俗寓意

2020-10-12

思 旋

今年10月,海內外中華兒女開開心心歡度「雙節」後,又將迎來重陽節了。素來崇尚忠孝之道的中華兒女,對於敬老崇孝的重陽祭祖傳統,十分之重視。根據《易經》所云,九者,屬陽也,所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

中國人流行的傳統節日,總有個傳說的來由。有關重陽節的故事,傳說紛紜:傳說古時候發生大瘟疫,後得高人指示,農曆九月九日將有瘟魔到來,人們除魔避難,必須要當日登高踏青避禍。回家後把菊花酒喝了,避免染瘟疫。自此,眾人便把農曆九月九上山登高並飲菊花酒避禍成了風俗。而子孫們更藉此祭祀先人,以表孝道更希延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人墨客常趁濃濃節日氣氛吟詩作對,重陽節更不例外。最經典之作便是古時候著名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正是當年在重陽節當天之佳作。最令我欣賞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句。其實,有關名人的詩賦還有劉長卿的「九月登高望,蒼蒼遠樹低。人煙湖草裏,山翠縣樓西。」以及詩人李白的「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還有就是頗具親情,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以及詩人李清照的一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等。

思旋在中年時也喜登山,尤喜在重陽節到獅子山登高。遙望獅子山下的香港,嘴邊低唱香港名曲《獅子山下》:「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我哋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邊唱邊細思獅子山精神,引領我們奮鬥拚搏向前!

尤在此時此刻的我,面對當前香港正處逆境疫情,失業人士增加,經濟反覆下滑,疲不能興,恍如大瘟疫襲港,令港人唏噓多於歡笑。衷心期望在重陽節我們登高,飲下菊花酒,驅除疫魔,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10月在股民心目中,常懷着忐忑之心,常憂慮10月是股災月。環球無論好友淡友,都不敢輕舉妄動,「10月股災」的陰影揮之不去。再加上美國11月初有總統大選,大家都心中有數,認為無論誰勝誰負,都會有人在攪局,無論何人當選後,股市亦不可能風平浪靜,世界經濟將不會永不興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