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課程增「守法」「同理心」 打「預防針」護港青

2020-12-04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高鈺)去年的修例風波後,大批學生因涉嫌違法被捕,反映不少青年人守法意識薄弱,欠缺互相包容尊重的價值觀。教育局昨日向全港中小學發出通函,宣布在現有七種培育學生主要的正面價值觀之外,加入「守法」和「同理心」,以加強學校推行價值觀教育的工作。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形容,此舉可以裝備學生面對外界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有如一支「預防針」保護年輕一代。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現時學校首要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關愛,以及誠信;因應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課程發展議會於今年10月建議加入「守法」及「同理心」,讓學生明瞭為了群眾福祉,遵守法規是公民的基本責任;並懂得易地而處,考慮別人的處境及感受,尊重不同的意見,有助營造和諧關愛的社會。教育局歡迎有關建議,認為可培養學生守紀守法、互相尊重、共融友愛等正面價值觀和態度,有助更好裝備學生積極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種種挑戰;局方會持續製作多元化的學與教資源,支援學校將相關學習元素加入現行價值觀教育課程,並舉辦專業發展課程,提升教師掌握課程規劃和推行的技巧,亦會製作家長單張和小冊子,協同各持份者,共同推動價值觀教育。

蔡若蓮昨日受訪時指,加入「守法」和「同理心」作為核心價值,其實也是響應了專責小組的建議,「大家可看看過去一年,我們的生活受到多大影響,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守法的重要性,也有需要裝備學生面對外界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她形容這有如一支「預防針」,避免學生誤信個別媒體所謂「毋須守法」的種種歪理。

至於「同理心」方面,蔡若蓮形容現今的科技發展下,多少或令人們變得「機械化」、「物化」,「但人跟機械的最大分別,就是懂得易地而處,有同理心」,是以在現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下,更有必要加強同理心推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