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專家解讀:單針接種應急防控更有利

2021-02-28

陳薇院士領銜研發的中國首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單針接種,一針起效。英國和俄羅斯同種技術路線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均為兩針注射。有關專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克威莎疫苗的單針模式,與外國兩針接種,主要區別在於免疫程序設計的問題上,而單針接種模式對於應急防控更加有利。

克威莎疫苗是首款獲批的國產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唯一採用單針免疫程序的新冠疫苗。據介紹,該疫苗具有以下特點:一針起效(唯一單針免疫程序),雙重保護(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綠色製造(不需要培養新冠病毒),穩定性好(2℃-8℃,不需要-70℃),覆蓋變異(S基因,目前變異有效),自主性好(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根據多國三期臨床試驗,該疫苗的數據為,單針接種疫苗28天後總體保護效力65.28%;單針接種疫苗14天後總體保護效力68.83%;至於重症保護效力,單針接種28天後為90.07%,單針接種14天後為95.47%。

據報道,俄羅斯的「衛星-V」疫苗,需要注射兩針。英國阿斯利康是用大猩猩的腺病毒作為載體的疫苗,也需要注射兩針。試驗數據顯示,上述腺病毒疫苗均需要注射兩針,才能夠達到較好的免疫效果。

專家表示,疫苗單劑還是雙劑,與疫苗研發制定的策略有關。單針疫苗自有適宜的接種人群。比如邊遠貧困地區,因路途偏遠、召集不易、成本較高等原因,不太適合前後「雙針」。又如,有臨時或緊急任務需要前往疫病流行地區,可能也會需要單針接種。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凱雷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