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張華峰倡灣區金融業採單一通行證

2021-03-06
● 張華峰建議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機構「單一通行證」制度。 資料圖片● 張華峰建議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機構「單一通行證」制度。 資料圖片

借鑒歐盟經驗 加快市場一體化撐「雙循環」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日前開幕,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提交了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單一通行證」制度的提案,建議中央支持借鑒歐盟的經驗,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機構「單一通行證」制度,既幫助香港業界開拓大灣區業務,又加快推進大灣區金融一體化,為國家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

張華峰指出, 歐盟「單一通行證」制度是維繫歐洲金融市場一體化的重要措施,在區內成員國獲得註冊的金融機構取得認證許可後,便可在歐盟或歐洲經濟區全境自由營業。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一體化,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目標,所以,在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單一通行證」制度方面,建議中央支持借鑒歐盟的經驗。

建議三地政府組管理機構

他共提出四項建議,包括:一、設立粵港澳三地政府組成的大灣區金融事務委員會及「單一通行證」管理機構,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單一通行證章程》。他建議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組成大灣區金融事務委員會,負責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單一通行證章程》。該章程應該包括兩方面的主要內容:第一,遵循最低標準,便利機構准入。第二,跨區協調監管,區內信息共享;建議章程規定設立超越各成員行政權的統一管理機構,專門負責「單一通行證」的實施和監察。

定港為「通行證」註冊平台

二、建議將香港定位為「單一通行證」主要註冊平台,並降低准入門檻,讓更多香港金融機構符合大灣區「單一通行證」申領條件。張華峰指,香港是外資企業進入內地的重要平台。大灣區實行「單一通行證」制度之後,將會有更多外資金融機構以香港為支點進入大灣區金融市場。建議中央將香港定位為「單一通行證」制度下外資進入大灣區的主要註冊平台,發揮香港聯通國內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

同時,香港擁有大量中小型金融機構,具有豐富投資經驗及良好質素的金融人才。建議中央在制定「單一通行證」制度時,降低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准入門檻,讓更多的香港金融機構符合申領「單一通行證」的條件,通過「單一通行證」機制進入大灣區,助力推動大灣區金融發展。

讓人幣港幣澳門元自由兌換

三、建議設立「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配合大灣區實行「單一通行證」的資金流需求。實行「單一通行證」將帶動更多大灣區資金流需求。在歐洲,歐元區的中央銀行具有整合和推動歐盟和歐元區金融和貨幣政策的角色功能。建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為大灣區設立一個獨特的資金池,讓人民幣、港幣和澳門元在區內有一定的自由兌換空間,為區內「單一通行證」下的金融機構和有需要企業及投資者提供所需資金。

港設跨境金融事務仲裁中心

四、在香港設立大灣區跨境金融事務法庭和仲裁中心。他認為,港澳與內地司法管轄權不同,適用法律也不一致,在金融糾紛的處理上存在不同標準,香港特區擁有與國際接軌的完善法律制度,建議盡快在香港設立大灣區跨境金融事務法庭和仲裁中心,在遵循國家金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參照國際通行規則,用好香港法制和仲裁制度資源,建立金融糾紛調節快速處理機制,統一處理大灣區內的跨境金融糾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