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海內外科創人才「揭榜掛帥」 院士等最高獎勵2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賀鵬飛 昆山報道)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提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作為全國製造業重鎮,江蘇省昆山市14日舉行產業科創中心建設發展大會,現場簽約落地一批高端人才科創項目,其中包含5G射頻芯片、毫米波、精準醫療等核心技術產業化項目。昆山市還同步發布「人才科創政策4.0版」,重金吸引海內外科創人才「揭榜掛帥」,其中符合條件的國內外院士等頂尖人才最高可獲2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 據了解, 昆山曾先後兩次獎勵的「頭雁人才」團隊亦為院士團隊。
當天昆山同時規劃啟動、開工建設、開園運營了15個科創產業園區,首批簽約高端人才科創項目107個,其中院士項目8個、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項目8個,集聚創新創業博士177人,園區建設及簽約項目總投資達118億元。
多個院士團隊簽約入駐
首批簽約項目中包括眾多核心技術產業化項目,例如:由烏克蘭工程院外籍院士楊為佑領銜的5G高頻MPI(改進配方的聚酰亞胺)材料產業化項目,聚焦5G關鍵材料及零部件研發,旨在開發MPI材料,以期替代被美國、日本等國壟斷的LCP(液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解決5G基站天線等領域關鍵材料的「卡脖子」問題。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領銜的特醫食品及相關臨床營養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則主要研發面向進食受限、代謝紊亂、特定疾病等群體的特醫和功能性食品。朱蓓薇表示,該項目產品能夠打破90%以上的進口壟斷,大大降低費用成本,造福中國患者。
她說,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團隊將進一步加大核心技術攻關,重點打造以市場為導向的臨床營養與健康食品研究院,並積極帶動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落地,助力大健康高端食品集群在昆山發展,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揭榜掛帥」解決「卡脖子」
現場還發布了「祖沖之攻關計劃2.0版」,該計劃以曾在昆山擔任縣令的圓周率之父祖沖之命名,旨在踐行先賢祖沖之創新精神,通過「揭榜掛帥」、「難題招標」等形式推進自主可控產業技術攻關。此前三年,昆山「祖沖之攻關計劃」共「揭榜」達成408個項目合作,「掛帥」解決330多項技術需求,一批「卡脖子」難題加速攻關,新增企業投入60.67億元。
本次昆山新增27個「祖沖之攻關計劃」合作項目「揭榜掛帥」,包括5G射頻芯片設計聯合研發項目、毫米波通信技術研發項目、基於超臨界流體的石墨烯製備研發項目等。同時,昆山新設立13個「校地企」重大創新平台,集中表彰了2020年度「祖沖之攻關計劃」獲獎項目、研發投入十強企業。
會上,昆山還重磅發布「人才科創新政4.0版」,聚焦前瞻性、引領性、嵌鏈型人才,實施頂尖人才雁陣計劃、雙創人才倍增計劃、產業人才擴容計劃、國際人才匯聚計劃、社會事業人才群英計劃等五大計劃。其中,對於引領未來產業,具有引領性、原創性、標誌性,且產業化前景廣闊的國內外院士等頂尖人才(團隊),按照「一事一議」給予最高2億元的特殊支持。同時,面向國內外大力度引進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團隊),對入選蘇州市級以上雙創團隊計劃的項目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補貼。
2018年和2020年,昆山曾先後兩次獎勵「頭雁人才」團隊,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策文、閻錫蘊和周成虎團隊分別獲得1億元項目資助經費。
提升院地合作校地合作
昆山市委書記吳新明表示,去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276.7億元,工業總產值歷史性地邁上萬億元新台階,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7%,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專家達139名,高新技術企業超2,000家、位列全國同類城市第一。
他說,昆山將深入推進「祖沖之攻關計劃」,不斷提升院地合作、校地合作層次,推動科創成果和產業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通科技與產業結合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