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專家解讀】中國保持戰略定力就能贏到最後

2021-04-12
●專家指出,對於美軍在中國周邊的頻繁挑釁,中方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資料圖片●專家指出,對於美軍在中國周邊的頻繁挑釁,中方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資料圖片

知名軍事專家、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向香港文匯報指出,美國在南海和台海頻繁進行挑釁活動,一是要彰顯自己的所謂「自由航行」和國際霸權,同時也是要對解放軍和中國大陸進行抵近偵察,其中既有政治目的,也有軍事目的。對此,中方既要通過各種手段來化解危機,同時也要保持戰略定力。這樣,就能贏到最後。

知名專家胡波向內地媒體表示,美軍瞄準中國的軍事戰略調整從近十年前就開始,在南海等區域的活動,大部分是視中國為重要對手和假想敵展開,而且「中國是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這種概念會繼續強化,從兵力部署來看,美軍將想盡辦法強化在西太平洋等地的前沿存在。

學者分析美國六大意圖

美軍接二連三在中國周邊製造事端,楊承軍教授撰文認為其意圖有六個:一是具體測試美國軍艦,從出發到抵達相關海域,看需要多長時間?為以後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作準備。二是看看中國的反應程度和反應時間,在南海,中國的底線是什麼?會在多長時間內、作出哪些反應?三是做給亞太的盟國看,讓他們確信,美國才是他們的堅強後盾和可靠支撐。四是為台灣當局撐腰打氣。五是煽動更多國家與中國對抗。六是轉移國內矛盾焦點。

審視彼此實力 堅持發展目標

就中方而言,宋忠平認為,我們要保持戰略的定力,一方面,只要對方是在公海,那麼我們也可以抵近偵察,如果對方進入到我們敏感水域,我們可以對對方進行抵近攔截。從長遠的角度來講,我們應該保持戰略定力,要常態化的來看待這些問題,並要通過各種手段來化解危機。他說,我們既要正確看待自己的發展,也正確看待對方的實力,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讓解放軍各軍兵種的發展能夠行穩致遠,堅持自己的發展目標不變,就能夠逐漸形成力量上的轉換,讓我們贏到最後。

對於美軍近期在中國周邊活動頻繁等情況,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此前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美方加大對華挑釁施壓力度,對此我們的態度清晰明確:一是反對,二是不怕。美方一些政客極力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甚至妄圖製造意外事件和軍事衝突,這種行徑置雙方一線官兵生命安危於不顧,置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於不顧,置世界人民和平訴求於不顧,是極不得人心的。中國軍隊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我們奉勸美方一些政客認清現實,保持理性,停止挑釁,推動兩國兩軍關係回到正確的軌道。●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