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多國機構及專家賀天問探火星 中方:以開放包容姿態促太空國際合作

2021-05-18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針對多國航天機構和有關專家對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着陸表示祝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中方對此表示由衷感謝,將以開放包容姿態推進國際合作,為探索宇宙奧秘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有記者提問,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15日成功着陸火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副局長發推特表示祝賀,稱期待此次任務為增進人類對火星了解作出重要貢獻。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表示,這是中國太空研究項目的巨大成功。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着陸火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除美國和俄羅斯,歐洲空間局以及法國、奧地利、阿根廷、南非等多國航天機構和有關專家也對中方表示熱烈祝賀,中方對此表示由衷感謝。

趙立堅表示,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賀電中所說,天問一號探測器着陸火星,邁出了中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實現了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進展。

「祝融」指引航天人不斷超越自我

趙立堅說,宇宙承載着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的嚮往。從「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宮」「天問」,中國人民把對遙遠星空和未知宇宙的無盡憧憬寄託在這些美好的名字中。

「此次天問一號着陸巡視器搭載的火星車名為『祝融』。祝融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火神,火的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驅散黑暗、帶來溫暖。祝融號寓意點燃中國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航天人不斷超越自我,逐夢星辰。」趙立堅說。

趙立堅指出,宇宙也寄託着全人類共同的夢想。中國一貫致力於和平利用外空,積極開展有關國際交流與合作,分享航天發展成果。中國將繼續本着為全人類謀福祉的精神,以開放包容姿態推進國際合作,為探索宇宙奧秘、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