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香港科研產出列全國第十 港教授:與高校規模科研人員較少有關

2021-05-28
●媒體報道引述《自然》文章稱,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這凸顯了中國作為科學超級大國地位的不斷增長。」圖為天問一號茬馬紫蠷髡言茬骨韝鶿P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茬偽洁C 資料圖片●媒體報道引述《自然》文章稱,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這凸顯了中國作為科學超級大國地位的不斷增長。」圖為天問一號茬馬紫蠷髡言茬骨韝鶿P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茬偽洁C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虹宇)對於最新《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高質量科研產出正顯著增加,並縮小與美國的差距。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主任、講座教授錢培元指,那是對中國科研質量及水平提高的充分肯定,他認為,國家的經濟實力、研究條件都比以前強很多,加上科研人才增多,多輸出高水平的論文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香港於全國省市地區中「只」排第十位,他認為那和香港高校規模與科研人員較少有關,例如大學數目遠遠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城市,此外是次《自然》指數報告焦點介紹產量最高的中國科學院,便包括多個研究所,如單純直接比較亦易令人誤解。不過他直言,「香港科學家以前曾以(論文)數量多為傲,但現在都不敢這麼說了;因為內地人多產出亦多,量大質精」。

錢培元又提到,香港教資會最新公布「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顯示,香港各大學表現相當出色,研究水平持續提升;認為香港學者最重要是警惕自己不要自滿,而特區政府亦應增大科研投入。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則表示,國家一直在朝茯鴔瑄j國的方向努力,早在約十幾年前已經提出相關政策,從「跟跑」、「陪跑」到「領跑」,現已越過「陪跑」進入「領跑」的階段。他提到,過去五年,在中美貿易戰刺激下國家加快推動科研步伐,並提出多個於2035年建設科技強國策略及遠景目標,從這些指標能看到國家科技發展一步一步穩健前進,按照規劃發展。

國際化是港優勢 政府應增研究經費

至於香港表現,他指,科研成績優秀、基礎科研突出、國際化一直是本港的優勢;惟地方小,科研投資、科學家及研究人員數目比不上內地大城市,亦是客觀情況。他提到,香港幾乎每個研究人員都有與海外學術界緊密聯繫,國際合作項目多,也會對《自然》指數中的「貢獻份額」有影響,例如香港醫學研究與國際專家合作頻繁,表現優異,惟醫學論文通常多人聯名,便會影響數字,所以香港與內地各省市的科研產出指標難以正面比較。

不過黃錦輝亦強調,在科研方面香港確應該自我反思,特區政府除應繼續增加研究經費,亦要多推動與大灣區內及灣區以外各處優勢互補,加強與內地合作提升水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