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緬甸爆發軍事政變,至今仍未平息。全球品牌正將其成衣訂單轉移至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其他東南亞國家及地區,對在當地設廠的同業造成極大壓力與威脅。
下半年歐美訂單暫停
受新冠疫情影響,緬甸成衣業早已陷入掙扎求生,動亂更令歐美時裝品牌紛紛停止下單。有本會會員向本報表示,當地廠商有不少下半年的訂單已經暫停,或乾脆轉移到其他國家。會長朱立夫博士則指,緬甸騷亂的確影響當地港資,下半年的訂單亦受影響,希望事件早日平息。
歐美國家關稅優惠促成近年外資進駐緬甸投資設廠,逐漸帶動歐美品牌將部分供應鏈移轉至這東協最年輕的新興經濟體。據緬甸成衣製造商協會統計,目前緬甸600家製衣廠中,近三分之一屬於中資,為緬甸成衣業的最大投資來源國。在仰光地區,大約有500家紡織企業,其中263家為中資工廠,這些工廠僱傭大概50萬工人。
但是,混亂持續下,預估緬甸境內會有一半左右的紡織廠都將關閉。在3月仰光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緬甸紡織品從業者聯合會(MGMA)負責人表示,緬甸紡織廠內,90%的原料都依賴進口,疫情和動亂爆發後,布料、拉鍊等原料供應不足,紡織廠已經削減了產能和工時。
成衣訂單自緬甸轉移至菲律賓
日前,路透社訪問當地中資廠商稱,大型時裝品牌已停止向緬甸工廠下單,例如全球第二大時裝零售商H&M,過去7年來與緬甸45家供應商建立了直接關係,但該公司於3月初宣布不再下新單。當地廠商考慮轉移到其他低成本生產國家,例如柬埔寨或越南、菲律賓。而菲律賓國際買主協會(FOBAP)5月數據顯示,尤其是來自美國的買主,已與菲律賓的成衣出口商簽訂價值約5億美元訂單。
受訪廠商表示,如果未來幾個月都接不到新訂單,該工廠將別無選擇,只能撤出緬甸。他稱自從爆發動亂以來,其成衣廠的產能一直維持在20%左右,僅仰賴以前接下的訂單支撐,並已裁掉400名員工。●香港紡織商會 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