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5月29日至今,除天河區以外,廣州各區都陸續發出禁止堂食的通知。端午佳節當日,香港文匯報記者前往天河區熱門商圈掃街發現,雖然天河區開放50%的堂食,不少購物中心、商場都打出折扣大優惠,但前來購物及用餐的市民三三兩兩,冷冷清清。商圈內不少網紅美食店,往日門口用來排隊就餐的凳子,如今要麼整齊擺放一旁,要麼堆疊在側,食客只需掃碼測溫進店即可落座點餐。
眼下,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已成為每一個深陷「苦撐狀態」的餐飲人最大的期盼,「相信政府會盡快解決我們的困境,希望月底疫情就會過去。」在天河區經營東南亞餐廳的港人何女士表示,目前廣州抗疫已初見成效,希望就在不遠處。
餐飲店日虧5000元
何女士在廣州天河區經營的東南亞餐廳,疫情之前每天進店用餐的客人在150人左右,如今堂食開放受限,工作日最多也僅20人前來用餐。在端午節前一日,何女士的店裏久違地迎來八桌客人同時用餐。當時正在門口把守測溫掃碼的她,轉身看到這個畫面,眼淚都流出來了。「其實現在開源節流也並沒有實質作用」。何女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即便有客人,店裏每天收支賬戶仍要虧損5,0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
雖然現在正處於端午小長假,何女士還是決定,給自己和員工放個假。「餐飲配合防疫也是必須的。每一家餐廳都有自己的艱難要克服。」
連鎖餐飲店主動停業
相比何女士,北上從事餐飲行業至今已有8年、在廣東地區共有5家連鎖店的香港皇上皇集團的執行董事劉東明就有更大苦衷了。受這波疫情影響,「皇室宴會」的營業額從每日六七萬元銳減到不到三千。眼見「開店就是更大損失」的慘狀,劉東明在當地政府出台禁止堂食政策之前,就果斷關閉了在廣州天河區和海珠區的兩家餐廳。6月份,佛山也爆發疫情,他又陸續關閉了佛山南海店和禪城店,目前僅中山的店面仍正常營業。劉東明估算,這一輪疫情,他每月起碼損失230多萬元。
但他亦表示,理解且支持政府出台政策禁止堂食,如果不通過這樣的手段進行大規模排查,把所有的感染個案盡快找出來,疫情就會沒完沒了。「雖然現在很困難,也想過放棄,但我對政府的處置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希望這一波過去以後,政府可以考慮對遭受重創的餐飲業給予支持,比如提供一些特殊貸款政策和稅收政策等。」●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薇、胡若璋 廣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