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0年12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0-12-09] 求真集:誰家的「希望」和「動力」

黎子珍

 昨日,本港幾份報章同時刊登某大狀的大幅競選廣告,在該大狀大名之前冠以「新的希望、新的動力」,以作招徠,並列有部分支持者的姓名。這也正是該大狀選舉經理前幾天所說的以刊登廣告作為選舉前的「最後一擊」。

 以刊登廣告作為競選活動的「最後一擊」,那是該大狀助選團的策略,旁人無從干涉,但將該大狀稱之曰「新的希望」、「新的動力」,就明顯是對選民的誤導。筆者接到不少讀者朋友的電話,指如此稱謂「實在離譜」者有之,批評「不知天高地厚」者有之,斥為「忘了羞恥二字」者也有之。由此,不能不在「新的希望」、「新的動力」之後打一個問號。

 所謂「新的希望」,當然指的是某大狀一旦當選將給香港社會和立法會帶來新的希望;所謂「新的動力」,則是「新的希望」的承接,即這一「希望」將給香港社會和立法會的運轉帶來動力。這一語詞帶出的信息,某大狀儼然成了香港社會和立法會的「救世主」了。如此「當仁不讓」,簡直是狂妄和無知!

 仔細想想,「新的希望」、「新的動力」也對,不過只能是對極少數罔顧法治、與廣大市民根本利益背道而馳者,即「民主派」議員而言。某大狀一旦加入,確實會為他們帶來希望,增添動力。這就難怪「民主派」議員們那麼同聲同氣、不遺餘力地為該大狀助選了,她和他們原本就是自家人。然而對於整體的香港社會和立法會來說,對於真正視「香港是我家」的普羅市民來說,該大狀如果真的入了立法會,那就不是什麼「希望」和「動力」,而是「失望」和「阻力」了。筆者深信,那絕非廣大市民所願見到!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